襯墊
[定義] 表達中先用與主題意義相關相似的景象作為陪襯,然后在此鋪墊的基礎上顯現主旨的一種修辭方式。這樣鋪墊起興,連類而通,避免語義直白,顯得語勢舒緩,韻致優美。
襯墊的構成關鍵在于:形式上景象在前作陪襯,意義上景象與主題相關聯。
[例釋]
例1:太陽在月亮身上打了個主意,于是有了夜的寧靜。愿聰明人更聰明。(給同學的元旦賀卡)
例1借月亮反射太陽光的事實和情境來隱喻和贊美人的某種聰明,于是,一個常年不變的賀卡主題,因為襯墊而鮮活亮麗。
例2: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白帝城》)
例2詩人并沒有每句都寫舟行的快速,在第三句宕開一筆,用兩岸猿聲作陪襯,使情景發生了改變,起到了襯墊的作用。
上一篇:漢語修辭手法系列「什么是層遞」
下一篇:漢語修辭手法系列「什么是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