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卿·別嚴士元①
春風倚棹②闔閭③城,水國春寒陰復晴。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綠湖南萬里情。
東道④若逢相識問,青袍⑤今日誤儒生。
【注釋】
①嚴士元:吳(今江蘇蘇州)人,曾官員外郎。
②倚棹(zhào):停船。
③闔閭(helǘ)城:就是江蘇省的蘇州城。
④東道:春秋時期,晉國聯合秦國共同進攻鄭國,于是鄭國國君派燭之武前去游說秦國國君,燭之武不負使命,用利害關系成功說服秦國國君放棄攻打鄭國的計劃,還說鄭國甘愿成為您(秦國)東道上(鄭國在秦國之東)的主人,接待秦國出使東方的使節,故稱“東道”“東道主”。所以,后來多以“東道”或者“東道主”來指稱接待或宴客的主人,或指請客的人。
⑤青袍:唐三品官以上服紫,五品以上緋,六七品綠,八九品服青。
賞析
代宗大歷五年(公元770年)以后,劉長卿歷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等職,負責水路運輸。他在蘇州江邊遇到友人嚴士元,而一晤之后,又要天各一方,所以寫詩與友人贈別。
時值初春,泊船姑蘇城,南國水鄉春寒料峭,天氣乍陰乍晴。兩人談笑之際,又飄蒙蒙細雨,雨絲無痕,而兩人衣服已被潤濕。
身邊偶爾有殘花飄落,輕輕盈盈,落地無聲。詩人是在寫景,但從中我們似乎可以看到兩人在欣賞景色時的愜意表情。日落時分,兩人告辭。
詩人馬上就要孤帆遠影,瀟湘萬里了。這里詩人用虛寫的手法描繪江上的孤帆,湖南的綠草,蘊涵了游子遠行和朋友惜別的特殊感情。
臨別之時,他不忘囑咐東道主嚴士元,如遇相識問起我,就說我今日公務在身,不能跟大家相聚了。“青袍今日誤儒生”一語雙關,既點出了詩人今日與朋友無暇相見,又暗示了自己一身青袍,已誤前程。反映了詩人懷才不遇,官場失意的心理狀態!
上一篇:古詩《劉禹錫·烏衣巷》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古詩《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