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復(fù)興 【本書體例】
楚干將莫邪為楚王作劍,三年乃成。王怒,欲殺之。劍有雌雄。其妻重身當(dāng)產(chǎn)。夫語妻曰:“吾為王作劍,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殺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戶望南山,松生石上,劍在其背?!庇谑牵磳⒋苿ν姵?。王大怒,使相之:劍有二,一雄一雌,雌來雄不來。王怒,即殺之。
莫邪子名赤比,后壯,乃問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為楚王作劍,三年乃成,王怒,殺之。去時囑我語汝:‘出戶望南山,松生石上,劍在其背。’”子出戶南望,不見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劍。日夜思欲報楚王。
王夢見一兒眉間廣尺,言欲報仇。王即購之千金。兒聞之亡去,入山行歌??陀蟹暾咧^:“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將莫邪子也,楚王殺吾父,吾欲報之。!客曰:“聞王購子頭千金,將子頭與劍來,為子報之。”兒曰“幸甚!”即自刎,兩手捧頭及劍奉之,立僵。客曰:“不負(fù)子也?!庇谑鞘似?。
客持頭往見楚王。王大喜??驮唬骸按四擞率款^也,當(dāng)于湯鑊(huò禍)煮之?!蓖跞缙溲灾箢^,三日三夕不爛。頭踔出湯中,瞋目大怒??驮唬骸按藘侯^不爛,愿王自往臨視之,是必爛也?!蓖跫磁R之。客以劍擬王,王頭隨墮湯中??鸵嘧詳M己頭,頭復(fù)墜湯中。三首俱爛,不可識別,乃分其湯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縣界。
(選自《搜神記》)
楚國的干將莫邪為楚王制作寶劍,用了三年的時間才成。楚王大怒,想要殺他。寶劍有雌雄兩把。干將的妻子懷孕該生產(chǎn)了。他對妻子說:“我們?yōu)槌蹊T劍,三年才成功。大王生氣了,我去他必然殺我。你若是生下個男孩,長大后告訴他說:‘出門望南山,松生石上,劍在其背。’”于是,他就持著一把雌劍去見楚王。楚王大怒,令人察看,知道了寶劍有兩把,一雄一雌,交雌劍來則雄劍沒有交來。楚王發(fā)怒,立即殺了他。
莫邪的兒子名叫赤比,等他長大后,就問他母親說:“我的父親在哪里?”其母親告訴他:“你的父親為楚王制作寶劍,三年才作成,楚王生氣,殺了他。你父親臨去時囑咐我告訴你:‘出戶望南山,松生石上,劍在其背?!眱鹤映鲩T南望,沒有看見有什么山,但只見堂屋前的松木柱子立在石礅上。于是他就用斧子劈開松木柱子的背面,得到了寶劍。他日思夜想的就是用此劍向楚王報仇。
楚王夢見有一個小孩,兩眉間相隔有一尺寬,說要找他報仇。楚王立即懸賞千金捉拿他。赤比聽到這個消息后逃走,進(jìn)入山中邊走邊悲歌。有個人碰見他說:“你的年齡這么小,為什么哭得這樣悲痛呢?”他說:“我是干將莫邪的兒子,楚王殺了我的父親,我要報仇?!笨腿苏f:“聽說楚王懸賞千金要買你的頭,將你的頭顱與寶劍拿來,我為你報仇?!备蓪⒛暗膬鹤诱f:“榮幸之至!”即刻用劍自刎,雙手捧著頭顱和寶劍奉獻(xiàn)給客人,站立不倒??腿苏f:“我決不會對不起你的。”于是,赤比的尸體才倒下。
客人拿著赤比的頭顱去見楚王,楚王大喜??腿藢Τ跽f:“這是一個勇士的頭顱,應(yīng)當(dāng)用湯鍋煮它?!背醢凑账脑拋碇笕祟^,煮了三天三夜都不爛。頭顱跳躍出湯中,圓睜著怒眼??腿苏f:“這個孩子的頭煮不爛,請大王親自到鍋跟前看看,頭必然會爛的?!背趿⒖套叩藉伹叭タ础?腿顺謩ο虺蹩诚?,楚王的人頭隨即墜落湯鍋中??腿擞钟脤殑匙约旱念^顱,頭也墜入湯中。三顆人頭都煮爛了,分辨不出是誰,于是分成三份湯肉埋葬,所以統(tǒng)稱“三王墓”。如今在汝南北面的宜春縣境。
我國古代流傳下來許許多多英雄人物的故事,表現(xiàn)了勞動人民不畏強暴、勇于斗爭、不怕犧牲、前仆后繼的大無畏精神。從他們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中國的脊梁”。
干將莫邪為楚王鑄劍的故事,在廣大群眾中久為流傳。其本事最早見于《吳越春秋》、《越絕書》和《列異傳》,但記述都過于簡略,主題也不明確,干寶的《搜神記》描寫較好。它生動地給我們講述了干將之子至死不移的為父親報仇的經(jīng)過。干將莫邪為楚王鑄劍反被殺害,其子為了鏟除暴君,代父復(fù)仇,應(yīng)山中客的要求,不惜獻(xiàn)出了自己最寶貴的頭顱和寶劍。這種激烈的不妥協(xié)的斗爭精神,造成了一個典型的英雄人物被戕殺、毀滅的“復(fù)仇悲劇”。
干將之子面對的復(fù)仇對象是強大的、極其殘暴的封建統(tǒng)治階級,所以它的結(jié)局只能是悲劇性的。山中客要楚王煮頭,“三日三夕不爛”,趁機(jī)揮劍斬落楚王之頭,并自刎其頭于湯鍋中的悲烈的情節(jié),構(gòu)建出了不同于正常生活軌道的奇崛的、強撼的悲劇性情境,而具有了震撼人心的藝術(shù)力量。就干將之子和山中客的悲劇性結(jié)局而言,這不僅是他們個人的,而且更是那個黑暗的時代和社會的,是對那個社會現(xiàn)實的一種憤怒的否定。它使我們看到了人世間的真善美被邪惡所毀滅。作品在表現(xiàn)干將子和山中客的強烈的斗爭復(fù)仇精神來顯示生活中美好的因素,在激起人們對社會黑暗勢力的痛恨的同時,啟發(fā)人們?yōu)榫S護(hù)正義的進(jìn)步事業(yè)而進(jìn)行不屈不撓的斗爭。
上一篇:《七月》原文與鑒賞
下一篇:《下武》原文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