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欧美乱伦,黄片免费在线视频,国产深夜福利视频在线,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中,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

李端《鳴箏》原文、注釋、譯文、鑒賞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0-07-30 13:28:28

李端

李端(約743~782),字正己,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早年在廬山隱居,跟隨著名僧人皎然學習詩歌。大歷五年進士,起初授秘書省校書郎,官終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喜歡律體,才思敏捷,很受同時代的人贊賞。其詩多寫閨情,頗多凄美清麗之作。有《李端詩集》,《全唐詩》存其詩三卷。

鳴箏

【原文】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 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注釋】

①玉房:彈箏女子的住處。

【譯文】

飾有金粟柱的古箏轟鳴,潔白的手彈撥在玉房前。為讓聽曲周郎回首顧盼,常常是故意撥錯了箏弦。

【鑒賞】

詩題一作“聽箏”,寫聽奏箏有感,主要描寫彈箏者的心理。從詩意看,這首小詩寫一位彈箏女子為博意中人青睞而故意出錯的情態,寫得婉轉細膩,富有情趣。

首句寫琴之美,次句寫彈箏者之美。“柱”是古箏上用于系弦的部件。“金粟”形容箏柱的裝飾十分華貴。“素手”表明彈箏的人是一位美麗的女子。前兩句寫出了一個美麗的女子用纖細的手指撥動琴弦,悅耳的箏聲就從華美的琴畔流轉開來。

三、四句是全詩的關鍵所在,描寫了“誤拂弦”的心理。“周郎”指三國時吳將周瑜。他二十四歲為中郎將,時稱“周郎”,精通音律,聽到人奏曲有誤時,即使喝得半醉,也要轉過頭去看看。“周郎”在此處比喻彈箏女子心儀的知音者。“時時”是強調她一再出錯,顯出故意撩撥的情態,表明她的用心不在獻藝尋求知音,而在其他。

清人徐增曾經這樣點評此詩:“婦人賣弄身份,巧于撩撥,往往以有心為無心。手在弦上,意屬聽者。在賞音人之前,不欲見長,偏欲見短。見長則人審其音,見短則人見其意。李君(稱李端)何故知得恁細。”這種見解相當精辟。此詩妙就妙在詩人對日常生活觀察入微,抓住了人物的心理特征,以典型的細節描寫,將彈箏女子的微妙心理、邀寵之情,緩緩道出,生動傳神。

整首詩輕快灑脫,筆墨不多,卻在讀者面前展示了一幅線條流暢、特征鮮明的人物速寫圖,刻畫出了彈箏女這一成功的人物形象。

品詩文網
導航:品詩文網 > 詩集 > 李端 > 當前頁
更多閱讀
猜你喜歡
最新閱讀
文章薈萃
精選專題

詩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