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情
【原文】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燈未滅夢難成。披衣更向門前望,不忿朝來鵲喜聲。
【譯文】
月亮落下,星星也逐漸稀少,天快亮了,可我點著蠟燭一直沒有入睡。拂曉時披著衣服到門前遠眺,并不惱恨那時時傳來的鳥叫聲。
【鑒賞】
此詩描寫了輾轉難眠的思婦在拂曉時刻的愁思,是一首閨怨詩。本詩的視線在屋內與屋外轉換,寫了遼遠的天際、孤零零的燈光與喜鵲悅耳的鳴叫,從景、聲、情三個角度,描摹了閨中思婦的憂傷。
首句寫了拂曉時分空闊寂寥的天穹。月落時光線必定暗淡,而夜晚熱鬧的滿天繁星現在也寥寥可數了,仿佛天也寂寞,如同獨守空閨的思婦,無人陪伴。
第二句寫孤燈依舊亮著,思婦一夜未眠,也許想在夢中見到想見的人,卻因思念久久不能入睡。她在思念誰呢?接下來,她會把孤燈熄滅,還是會做些其他什么事情呢?
第三句寫主人公披衣向門外望,她是多么希望出門遠行的心上人能夠回來。
第四句寫就在主人公忐忑不安之時,突然不知何處傳來了喜鵲歡快的叫聲,思婦以為有人回來,驚喜不已,翹首盼望。然而,門外仍然空空蕩蕩,她的心情陡地落了下來。失望憂傷之余,也不由得怪起民諺的不準,因俗語有云:“乾鵲噪,行人至。”
本詩語言質樸清新,剪裁巧妙,寥寥數筆即勾勒出一個惹人憐愛的思婦形象,是閨怨詩中的上品。
上一篇:李端《鳴箏》原文、注釋、譯文、鑒賞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