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行
【題解】
此詩作于盛唐時期。當時唐朝在對外戰爭中屢屢取勝,全民族的自信心極強,在詩人的作品中,多能體現一種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敵制勝的強烈自信。此詩正是寫在一次勝仗之后,反映的是唐軍奮勇殺敵、激戰沙場的場景。
另有一種說法是這首詩是王昌齡著作的,詩題為《出塞二首》(其二)。歷代學者對此詩的作者也都存有不同的意見。
【原文】
騮馬新跨白玉鞍①,戰罷沙場月色寒②。
城頭鐵鼓聲猶震③,匣里金刀血未干④。
【注釋】
①騮馬:黑毛黑尾的馬,駿馬的一種。白玉鞍:指用白玉裝飾的馬鞍。
②沙場:此處指沙漠之地的意思。唐朝人管沙漠之地叫沙場。
③鐵鼓:這里指催戰的鼓聲。
④匣:刀鞘。
【譯文】
騮馬剛剛被佩戴好白玉裝飾的馬鞍,將軍就跨上它出戰了。幾個回合就結束了戰斗,沙場上只剩下寒冷的月光。
城頭上催戰的鼓聲仍在曠野里起伏回蕩,每一次出戰歸來,寶刀入鞘,然而寶刀上的血跡未干。
上一篇:李白《九月十日即事》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白《勞勞亭》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