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處不在的社會契約
人類社會的特征很多,有群體性、社會性、協作性等,其中最突出的一個特征應該是人類社會的契約性。什么是契約?通常意義上的契約,是指多方當事人的合意——就某些問題和事項,人們為了實現特定目標,以某種方式所形成的約定。這種約定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可以用明示的方式達成,也可以用默契達成。有形的契約如民眾代表制定出的法律,無形的如信仰潛移默化而成的道德習俗;明示的如公布的規則,默契的如社會成員的自律。
一個地區,因為缺水,居住在這里的人們只能到附近唯一的一處水源取水。起初,由于水源水量不充沛,到那里取水的人們常常要通過暴力爭搶的方式,獲得優先取水的機會。最后就出現為了爭水有人丟掉性命的事情,大家都覺得這樣的事情不應發生。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有取用生命所需之水的權利,如果有人想要剝奪其他人取水的權利,他(她)就會被大家反對和排斥。因為這種行為在人類世界是不正當的,會阻礙人們實現最原始的生存權利,具有非正義性。后來,有人在水源附近立下標記,希望大家能夠按照到達水源的先后順序排隊取水,大家看到這樣的提議,便都自覺排隊取水,絕大多數人都會自覺避免因為取水而產生的武力爭斗。再到后來,大家又想了一個辦法,按照附近居民各自居住的區域,分時段前去取水,避免同一時段取水人多而造成擁擠,并且規定了每人每次最大的取水容量。
在上面這個假定的例子當中,社會契約就以多種形式反復出現。起先是暴力爭奪、強者先取的契約,這種契約是以無形的方式出現的,因為沒有人提議或大家商議這樣的問題,屬于自然形成的秩序。再后來的立下標記排隊取水和共同商議分時段取水,則屬于以明示、有形的方式達成契約。
因此,社會契約就是在人類社會群體內,由全體成員自發選擇、默許或共同認可的行為模式和規則。這樣的契約,在人類社會無處不在,大到信仰、道德和法律,小到日常生活中的排隊等候、遵守秩序等,都屬于社會契約的范疇。
上一篇:政治權利是什么
下一篇:無法掩蓋真相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