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交出“權利”
無論是在父母身邊,還是在學校老師那里,孩子們都會有一種感覺,那就是自己的權利是有邊界的。有些食物不可以多吃,有些玩具不能想要就有,要遵守課堂紀律,完成學習任務。不能隨心所欲的那個領域,便是父母、老師給自己劃定的權利邊界,超出權利邊界的事情是不可以自由去做的,這就意味著孩子們需要交出原本屬于自己的一部分權利(自由)。原本,他們可以一日三餐不斷地食用巧克力和糖塊,可以早上想睡到什么時候就睡到什么時候,可以在課堂上說話,隨心所欲地和同學爭吵沖突……但大多數孩子明白,父母和老師給這些事情設置邊界以后,他們可以藉此得到更多的好處,所以他們通常都會主動放棄權利邊界之外的自由(權利),讓父母和老師去安排原本屬于自己自由選擇的事務。也就是說,孩子們把這些原本可以按照自己意愿去做的自由(權利),交給了自己的父母和老師。交出這些權利的目的,是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為了還能吃到巧克力和糖果,為了學到知識,拿到好成績,他們必須交出這部分權利。
但有一些孩子不愿意交出這些權利,他們會始終保護自己的自由,不斷地同外部壓力爭斗:和父母爭吵,和老師對抗,和同學們發生沖突。他們認為這些都是他們可以自由去做的事情,在他們眼中沒有什么是不可以去做的。在他們看來,人的生命原本就應該是這樣——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在成人世界里,大多數人也都贊同這一觀點,人的本性就是崇尚自由。每個人對每個人的戰爭,不是沒有可能性,如果每個人都不愿交出自己的權利,戰爭就會一觸即發。不同于人的嬰孩時代,即便是一個學生,一個很小的學生,如果他(她)不愿交出與生俱來的權利,就可能會有很強的破壞力和殺傷力(放火、投毒、傷害、殺害……),從而給人類社會帶來災難。在人們的學生時代,上述問題就已經顯露。愿意交出權利的學生,通常比較容易管理;不愿交出權利的學生,家長和老師費盡心思去教化,卻往往無濟于事。
因為如前所述,人的權利與生俱來。從生命的角度來看,一個人的自由(權利)有著先天的正當性。
上一篇:融入社會長大成人
下一篇:難以藏身的“潛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