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之戰(公元前119年)
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西漢軍兩路出擊,深入大漠以北,重創匈奴主力的遠程奔襲作戰。
匈奴軍在漠南受創、河西被殲后,伊稚斜單于采納漢降將趙信的建議,將本部及左賢王部主力均撤至大漠之北,誘使漢軍深入,俟其疲憊,擊而殲之。以數萬騎為一部,攻擾漢北部邊防定襄、右北平等地。漢武帝已判明匈奴的企圖,針對伊稚斜認為“漢兵不能度暮輕留”的思想,決定將計就計,組織強大、精悍的騎兵集團,在大量后勤步兵的保障下,深入漠北,與匈奴軍決戰。
元狩四年夏,武帝命大將軍衛青率4將軍,以騎兵5萬由代郡(今河北蔚縣東北)北上,尋求左賢王主力決戰;命驃騎將軍霍去病,率精騎5萬由定襄(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出發,尋求單于主力決戰。此外有編制外的“私負從馬”4萬匹,分隨前進。另以步兵數十萬掩護輜重在后跟進。出發前俘虜供稱單于主力在東(實際上此情報為錯誤),武帝臨時變更部署,令兩集團對調,衛青出定襄,霍去病出代郡。
衛青率軍出塞后,偵知單于位置,遂分兵兩路:以李廣、趙食其為右路,自率主力為左路。衛青軍出塞5,000余千米,越過大漠,進至余吾水東南,發現匈奴軍已列陣等待。衛青以武剛車環繞為營,防敵騎沖擊。派騎兵5,000沖擊匈奴軍。單于派萬騎迎戰。激戰至黃昏,忽起大風,沙礫擊面,天空昏暗,衛青乘機指揮兩翼實施包圍。單于見漢軍強大,率數百騎突圍逃往西北。匈奴軍失去主帥,部隊潰散。衛青速派輕騎追擊單于,自率主力跟進。追至寘顏山趙信城,燒毀匈奴屯糧后返回,共殲敵1.9萬。李廣、趙食其迷路,衛青回漠南后方與之會合。
霍去病軍出塞后,進至漠北與左賢王部主力遭遇。經激戰將其擊敗,匈奴軍北逃,霍軍跟蹤猛追,直至匈奴腹心地區的狼居胥山,深入1,000余千米,俘獲屯頭王、韓王及相國、將軍等頭領百余人,殲敵7萬余,在戰略上獲得大勝。
此次決戰,是武帝反擊匈奴作戰規模最大的一次。不僅使用了由全國挑選的最精稅的騎兵,而且組織了龐大的后勤部隊。所以得以深入漠北,分路出擊,匈奴軍被殲9萬余人,使其一時無力渡漠南進;西漢亦損失兵力數萬人、馬10萬余匹。此后,雙方暫時休戰。
上一篇:《清滅大順政權之戰(1644~1645年)》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牧野之戰(公元前1046年)》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