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尹漋河之戰(1867年月19日)
1867年(清同治六年)2月,東捻軍在湖北京山西南尹漋河(今永隆河)地區與清軍的一次重要作戰。
是年初,遵王賴文光率東捻軍進至湖北安陸(今湖北鐘祥)、京山一帶,于羅家集、楊家河兩次重創圍追的湘淮軍,但在臼口(今舊口)附近渡漢水,進軍川、陜的計劃未能實現,于是轉至京山西南的尹漋河、楊家河地區,修筑陣地,以待時機。2月18日,提督劉銘傳部淮軍萬余人由河南進至京山下洋港,提督鮑超部湘軍1.6萬人由襄陽(今湖北襄樊)進至臼口,兩軍約定次日辰刻分別由北向南、由西向東夾攻捻軍。19日卯時,劉銘傳為搶功而提前行動,率15營分三路渡過司馬河(今天門河)進攻捻軍。捻軍亦以三路迎戰,另以騎兵抄襲淮軍后路,先擊潰其左路,繼而圍殲其右路,力攻其中路,大敗劉銘傳軍。正當捻軍要聚殲淮軍時,鮑超率湘軍趕到,分三路從楊家河方向攻擊捻軍側后。賴文光倉促迎戰,未察清敵情便率中軍反擊,不僅反擊受挫,而且后路被湘軍馬隊截斷,致使陣勢大亂,由勝轉敗。時值連日降雨,河汊水深,道路泥濘,捻軍于撤退中慌不擇路,陣亡溺斃者甚眾,所占村莊、據點也大多失陷,戰至夜間始擺脫清軍。
此戰,捻軍先勝后敗,損失1.8萬余人,軍力大為削弱,西進川、陜的計劃落空。
上一篇:《李自成破汝州之戰(164年7~9月)》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第二次東征與北征、南征(195年9月~196年月)》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