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國攻齊之戰(公元前84年)
公元前284年,燕亞卿樂毅指揮燕、趙、秦、韓、魏五國聯軍在濟水之西大敗齊軍主力、進而攻破齊都臨淄(今山東淄博東)的作戰。
從周赧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8年)起,齊連續三年攻宋,終于滅掉宋國,這不僅加劇了與秦、趙的矛盾,也使韓、魏感到威脅。在利益暫時一致的推動下,諸侯均謀與燕聯合攻齊。秦、趙、燕首先結成聯盟,秦為消除疑慮,遣太子為人質至趙、燕為擔保,并推定燕將樂毅為趙、燕兩國共相。秦昭王為了控制爾后形勢的發展,于周赧王三十年(公元前285年)派蒙驁率軍越韓、魏境先行攻齊,奪占了齊河東九城(今山東德州、高唐一帶)。這時韓、魏也已參加了攻齊的聯盟。聯軍共推樂毅為上將軍,指揮攻齊。樂毅首先取靈丘(今高唐南),作為聯軍集結地域和進攻出發地。
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五國聯軍發起攻齊。齊以觸子為將,率齊軍主力至濟水之西迎戰,觸子因齊軍連年征戰、士氣不高,數量又處劣勢,準備采取守勢作戰,但齊湣王催逼觸子進攻,并威脅說如不進攻,將滅其宗族,掘其祖墳。更引起觸子的反感。當聯軍進攻時,觸子立即鳴金退卻,聯軍乘勢猛攻,觸子棄軍逃走,齊軍大部分被殲,副將達子率殘部退至秦周(在齊都臨淄西門外),企圖保衛臨淄。
齊軍主力被殲后,聯軍即各自行動,除韓軍返國外,魏軍攻取齊新占宋國之大部分土地,秦軍攻取宋最富庶之陶邑(今山東定陶),趙國攻取與之相近的濟西地區。燕軍則在樂毅率領下直趨臨淄。迅速擊敗秦周齊軍殘部,進入臨淄。齊湣王逃莒(今山東莒縣)。楚以救齊為名,以淖齒率軍至莒,殺齊湣王,并奪回前被宋軍占據的淮北之地。
樂毅占領臨淄后,為了減少齊人敵對情緒,施仁政,收民心,嚴明紀律,禁止搶掠。然后兵分5路,攻取齊國未下之城。樂毅率燕軍在齊五年,先后攻取70余城,僅莒和即墨(今山東平度東南)二城未能攻下。
上一篇:《烏蘭布通之戰(1690年)》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仙游之戰(156年冬)》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