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號趣談·沈善增
沈善增 (1950~ ),浙江鄞縣人。作家。1968年上山下鄉到崇明東風農場,1 973年調回上海后,兩次借調到上海文藝出版社擔任編輯及從事小說創作。1981年調入上海市總工會《工人創作》編輯部,1986年調到上海市作家協會創聯室,負責青創會講習班輔導工作,1989年被聘為專業作家。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市作家協會理事。1970年開始發表作品,至今發表小說、報告文學、散文、詩歌等百余萬字,代表作有 《正常人》《我的氣功紀實》 《心理門診與魔鬼》 《話說上海人》 等。
主要書齋號有; 三一廬、三一居等。
三一廬1986年,沈善增喬遷新居,從石庫門搬進了新公房。雖然僅是一室戶,但煤、衛獨用,擺脫了 “72家房客” 的那種居住環境里的種種煩惱,有一種“擁有個家” 的感覺。在這種翻身感中,他一口氣寫出了長篇小說《正常人》,結果名震文壇,由此他被聘為上海作家協會專業作家,這樣他便可以在家里上下班了。
在家呆長了,他除鋼筆書寫外,也弄文舞墨起來,寫起了毛筆字。結果有不少人來索要墨跡,他便書寫條幅送人。寫罷條幅要落款,于是想起要取個齋號。腦間冒出了 “三一廬” 三個字。“三一” 者,“一個意思,我住的是補貼商品房,又叫有限產權房,個人擁有三分之一產權; 另一個意思,是只有一間房,臥室、書房、會客室三合一”。這便是 “三一廬” 的緣由。
三一居1998年,沈善增又喜遷新居,這回是三房一廳,有了一間真正的書房。裝修時,他有意突出書卷氣: 書櫥要頂天立地,做滿書齋的兩面墻,每間房里擺放一張大號寫字桌。當他搬家時,著實風光了一番。俗話說: 孔夫子搬家—盡是書。沈善增搬家,也盡是書。大大小小紙箱裝了64個,八八六十四,豈不暗寓發、發! 他喜形于色地說: “這輩子我文化水平沒法跟孔夫子比,搬家水平卻也達到了他老人家的規模。在新居里,要翻什么書就能方便找到,誘使我去試著做學問,結果弄出了本 《還吾莊子》。對這本書,我比《正常人》更看重。” 于是,他改 “三一廬” 為 “三一居”。此“三一”者,乃三房一廳也。
在“三一居” 中,沈善增得意地說: “我有書一萬冊,常品清茶一杯,加我閑人一個,做個 ‘三一居士’,不亦樂乎? ! ”
三一居 自題
三一居 李天健刊
上一篇:齋號趣談·湯顯祖
下一篇:齋號趣談·沈子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