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時度勢,當機立斷》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曹操征召陳矯為司空府掾屬,又先后任命他為相國縣令,征南將軍長史,彭城、樂陵太守,魏郡西部都尉。曲周縣一老百姓的父親病了,這個人殺死耕牛禱告神靈,當地政府把他捆綁著正準備處以死刑。陳矯說:“這是孝子。”上表赦免了他。
陳矯被任命為魏郡太守,當時監獄中關的囚犯數以千計,甚至有的已關押多年。陳矯認為周代有“三典”的制度,漢代也曾約法三章,現在只重視囚犯罪行的輕重,而忽視長久關押囚犯所帶來的禍患,可以說是很荒謬的。于是親自查閱全部罪狀,很快定罪判決。
曹操大軍東征,調他進朝廷擔任丞相府長史。軍隊返回后,又任魏郡太守,后轉任西曹屬。從曹操出征漢中至返回時擔任尚書。尚未到達鄴城,曹操便在洛陽去世了。群臣拘于常規,認為太子即位,應當有皇帝的詔命。陳矯說:“大王在外逝世,天下惶恐不安。太子應該克制悲哀馬上即位,以維系遠近人心。況且大王寵愛的兒子正在靈柩之旁,倘萬一發生變化,國家就危險了。”立即配備官員,準備禮儀,一天之內全部辦齊。第二天早晨,用王后的命令,策命太子繼承魏王王位,進行大赦而朝野面貌一新。
文帝曹丕說:“陳季弼處理大事,見識過人,確為一時俊杰。”
曹丕登上皇位后,陳矯暫時調任吏部、封高陵亭侯,又升任尚書令。
上一篇:《審時度勢,察微知著》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審時度勢,擇主而事》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