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明帝皇后庾文君》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晉明帝皇后庾文君》人物故事小傳
庾文君(公元296—328年),鄢陵人(今河南鄢陵)。因其仁愛慈和,且儀容美麗,被元帝聘為太子妃。晉明帝即位后被立為皇后。成帝即位,尊庾后為皇太后。因成帝年幼,庾文君應群臣叩請,仿照漢和帝鄧后例臨朝攝政。公元328年,原歷陽內史蘇峻反,兵破建康,遷晉帝于石頭城,庾后憂思過甚而死。
〔正 史〕
明穆庾皇后諱文君,潁川鄢陵①人也。父琛,見《外戚傳》。后性仁慈,美姿儀。元帝聞之,聘為太子妃,以德行見重。
明帝即后,立為皇后。冊曰:“妃庾氏昔承明命,作嬪東宮,虔恭中饋,思媚軌則。履信思順,以成肅雍之道;正位閨房,以著協德之美。朕夙罹不造,煢煢在疚。群公卿士,稽之往代,僉以崇嫡明統,載在典謨,宜建長秋,以奉宗廟。是以追述先志,不替舊命,使使持節兼太尉授皇后璽綬②。夫坤德尚柔,婦道承姑,崇粢盛之禮,敦螽斯之義。是以利在永貞,克隆堂基,母儀天下,潛暢陰教。鑒于六列,考之篇籍,禍福無門,盛衰由人,雖休勿休。其敬之哉,可不慎歟!”
及成帝即位,尊后曰皇太后。群臣奏:天子幼沖,宜依漢和熹皇后故事③。辭讓數四,不得已而臨朝攝萬機。后兄中書令亮管詔命,公卿奏事稱皇太后陛下。咸和元年④,有司奏請追贈后父及夫人毋丘氏,后陳讓不許,三請不從。
及蘇峻作逆⑤,京都傾覆,后見逼辱,遂以憂崩,時年三十二。后即位凡六年。其后帝孝思罔極,贈琛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毋丘氏安陵縣君,從母荀氏永寧縣君,何氏建安縣君。亮表陳先志,讓而不受。
《晉書》卷三二
〔注 釋〕
①潁川鄢陵:潁川:郡名,故城約在今河南禹縣。鄢陵,故址在今河南鄢陵縣附近。②皇后璽綬:皇后璽綬為金印紫綬。此為皇后身份的合法標志。綬,綬帶。③“漢和”句:漢和熹皇后指東漢和帝皇后鄧綏,太傅鄧禹之孫女。和帝死后,繼位的殤帝年方百日,鄧綏以皇太后身份臨朝理政。④咸和元年:公元326年。咸和為晉成帝采用的第一個年號。⑤蘇峻作逆:蘇峻,字子高。元帝時因鎮壓王敦之亂有功,遂掌精兵萬人,官冠軍將軍、歷陽內史等。公元327年蘇峻反,翌年攻破建康,遷晉帝于石頭城,不久即戰敗身死。
上一篇:《晉宣帝皇后張春華》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晉宣帝皇后張春華》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曹娥》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曹娥》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