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札趣談·瞿宣穎
《瞿宣穎》:瞿宣穎(1894-1968,一作1892-1968),湖南長沙人。字兌之,簡署兌,筆名宣穎,別名益鍇(一作益諧),別號蛻廠、蛻園。瞿鴻機之孫。畢業(yè)于上海復旦大學。早年任國務院秘書、國史編纂處處長、印鑄局局長、河北省政府秘書長等職。后任南開大學、燕京大學講師。解放后任上海市政協委員。精文史掌故,有《漢代風俗制度史前編》《北平建置談薈》《北平史表長編》《方志考稿甲集》《汪輝祖?zhèn)魇觥贰锻忾g燕都掌故輯略》《中國社會史料叢鈔》。散著又見《小說海》《禮拜六》《時事新報·學燈》《中和》(40年代主持編務) 等。
“承屬題句更須俟諸異日” ——給張牧石的明信片
這是身居上海的瞿蛻園先生給天津詞家張牧石的明信片。寫于1965年3月18日,內中涉及了文人間的交往,尤其是有關“屬題”的事宜。
“屬” 在這里就是 “囑咐” 的 “囑”,不當 “屬于” 的 “屬” 講。舊時文人書畫家在其作品上題寫上款時大都寫成“屬”而不寫成“囑”,如“雅屬”、“屬正”、“屬畫” 等。一些文人請人畫一幅表現其賦詩填詞一類往事的作品,爾后向多人索題,對方接受主人要求而題詠稱“屬題”或“屬句”。其方式一種是每個人按主人的請求分別題詠,每個人所用紙張的規(guī)格大小一致,題寫后分頭寄給主人,主人統一將其裝裱成冊頁或手卷; 另一種是主人將此畫事先裱好,留出空處,再請題詠者依次在上面書寫。
張牧石先生填詞宗南宋詞人吳文英。吳文英號夢窗,其詞委婉奇麗,用筆幽邃。張先生汲取夢窗辭美律嚴的形式之美,自號 “夢邊”。為表達對吳夢窗的尊崇和對夢窗詞的潛心鉆研,上世紀60年代,他特請張伯駒先生夫人、畫家潘素繪 《夢邊填詞圖》,廣為征題,其方式為上述之第一種,即分別題詠再加以匯集。當時,北京的蕭勞、黃君坦、陳云誥,上海的陳兼與,杭州的夏承燾,天津的廬慎之諸先生紛紛應題。書法家吳玉如先生為其題寫了引首。瞿蛻園先生與張為詞友,接到張的征題函件后,本想立即回信并應邀題詠,但苦于疾病纏身,未能如愿,故在明信片中說: “入春時為藥裹所苦,裁復稿遲,尤為負疚,承屬題句更須俟諸異日。”但據張先生講,待其病情稍有好轉,即填詞一首,是為《竹影搖紅》,寄往張先生手中。連同蛻園先生題詠,《夢邊填詞圖》 總共得詞50多家。
瞿蛻園先生的這一明信片還提到: “奉誦詞翰并賜鐫小印,雅意稠疊,不知何以為報? ”所記為張先生為其鐫刻名章及詩詞往還之事,可謂“君子之交,其淡如水”,體現了中國文人傳統的交往方式。
瞿宣穎寄給張牧石的明信片
《夢邊填詞圖》 潘素
《夢邊雙棲圖》 引首 吳玉如
上一篇:收藏趣談·田家英
下一篇:閑章趣談·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