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趣談·三毛
三毛(1943~1991),原名陳平。女作家。原籍浙江定海,生于重慶,后居臺灣。曾入臺灣文化大學哲學系學習,后去西班牙馬德里大學文哲學院和西德歌德學院讀書。又在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院任圖書管理員等。曾在臺灣文化大學中文系任教。通曉數國語言,曾獨自深入撒哈拉大沙漠,游歷東西歐各國。1974年開始發表大量充滿傳奇色彩的自傳體散文,暢銷世界。主要作品有《娃娃看天下》《雨季不再來》《哭泣的駱駝》等。
新潮女性與老式銅壺
三毛浪跡天涯,每到一處,都喜歡購買當地工藝品和古玩。起初只是為了留個紀念,后來逐漸入迷,養成了收藏的癖好。有一次,應香港廣播電臺之邀去錄音,順便探望了武俠小說作家金庸,隨后又迫不急待地去了古董街。剛剛走下出租車,一位女記者忙舉起照相機對準三毛搶鏡頭,三毛有些不耐煩,有意一轉臉,正巧發現一面櫥窗里靜靜地躺著一把老式大銅壺。三毛忙起身,匆匆走進店內。所謂“蘿卜青菜,各有所愛”,這把煙火熏黑的大銅壺,一般人往往不屑一顧,可三毛卻對它情有獨鐘,忙付款買下,煩悶的心情也丟到了九霄之外,主動讓那位記者給自己拍照。拍下的照片很滑稽:一個穿牛仔褲的新潮女性,手里卻拎著一把七八十年前的老式銅茶壺。三毛并不認為這不倫不類,她說:“這正好表現了我對民族傳統民俗藏品的熱愛。”
新碗換狗碗
三毛平時愛邀約同伴開車到臺北、臺南鄉間覓寶。有一天,在美濃買到了20多只精美的碗碟,她不禁十分興奮,深更半夜又獨自外出散步。在一條水溝旁看見一條大黑狗正在碗中舔食,換個人也許對此不屑一顧,可是三毛有強烈、敏銳的收藏意識,借著路燈光審視那只狗碗,雙眸為之一亮,經驗告訴她,這是一只有一定年代的“老貨”。此時,路上空無一人,三毛決定先下手為強,留下幾個錢,“偷”走這只碗。可又一想不妥,放在路邊的錢會被別人拾走。她匆忙趕到鎮上,找到一爿雖已打烊但尚未關門的雜貨店,買了一個價錢最高的大海碗。待到她趕回水溝旁,大黑狗早已不知去向,碗里的狗食也被舔得精光。三毛忙用新碗換取了狗碗。雖然此時小村莊早已沉入夢鄉,但她還是像小偷被人追趕一樣不敢回頭,芳心跳個不停。等回到旅館將狗碗洗凈,在燈下仔細欣賞,哇!青釉閃光的瓷碗上還有“冰裂紋”縱橫交錯。她急忙喚醒兩位藏友起床共同鑒賞。
夢寐以求的古瓶
三毛與荷西結婚后,在撒哈拉沙漠中喜筑愛巢。不久后,荷西要回西班牙老家,問三毛期待他帶點什么回來。作為一位新婚中的女性,她要的不是新潮服飾、化妝品,而是她夢縈魂繞的一只腓尼基人的瓶子——這是荷西在讀大學時偶然潛水從海里的沉船中摸上來的,雖略有殘損,卻經馬德里考古博物館的專家鑒定是公元前9世紀地中海畔的腓尼基古國的遺物。荷西為了滿足愛妻的收藏欲,瞞著父母,悄悄地把這只3000年前的古瓶帶回了撒哈拉大沙漠。面對丈夫帶來的古瓶,三毛感動得熱淚盈眶。
得來全不費工夫
三毛收藏了一副象牙麻將,可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那是在三毛的丈夫荷西去世以后,三毛不愿意單獨住在加納利群島的原住處,有人介紹她另購某地山坡上的一幢小別墅。三毛沒有看中此屋,當她致謝告辭時,房主突然捧出一副工料考究、雕刻精美的象牙面竹子背的麻將牌,對她說:“你是中國人,一定會打麻將,我把它送給你。”三毛婉言謝絕,說自己從不玩這種“方城游戲”。但這位瑞士人十分熱情慷慨,執意要讓三毛收下,并說明這盒麻將牌的來歷:七八十年前,房主的父母到中國旅游度蜜月,在上海時,下榻于著名的英籍猶太房地產大亨哈同的“愛儷園”,這副象牙麻將就是哈同送給他倆的結婚禮物。三毛得知此牌的來歷,覺得實在難得,便收下了它。從此,她常常把這副象牙麻將從樟木盒中倒出來,獨自玩四方大戰的游戲。她對這副歷經滄桑的麻將牌的喜愛,真不知要比那些嗜賭成癖者高雅幾百倍。
彩陶缸(原始社會)
三毛已經離開人間,她留下蜜月麻將牌、西班牙皮酒袋、阿富汗項鏈、老壺、狗碗……那么多有意義的收藏。有不少三毛的讀者建議辦個“三毛收藏品陳列室”,讓廣大藏友和懷念她的人們前去參觀。據說三毛的兄弟已將她的藏品送到三毛的故鄉浙江鎮海,人們睹物思情,定會感慨萬千。
玉鳥(原始社會)
麒麟送子長命鎖
上一篇:扇面趣談·龔望
下一篇:信札趣談·嚴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