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聯趣談·章士釗
章士釗(1881~1973),字行嚴,筆名秋桐、孤桐等,湖南長沙人。作家、學者。早年留學日本、英國。參加過辛亥革命。主編《獨立周報》。1924年任北洋軍閥段祺瑞政府司法總長兼教育總長。次年在北京復刊他過去創辦的《甲寅周刊》,提倡尊孔讀經,反對新文化運動,是 “甲寅派” 代表,曾受到魯迅的批判。1949年為南京國民黨政府和平談判代表團成員,后留北平。建國后任中央文史館館長。著有《邏輯指要》《柳文指要》等。
生為國家,死為國家,功罪蓋棺須定論
名滿天下,謗滿天下,是非留待后人評
這是章士釗以避實就虛的技巧為大特務頭子戴笠撰寫的一副挽聯。1946年3月,蔣介石的心腹、軍統特務頭子戴笠從北平飛回南京途中,因飛機失事摔死。蔣介石痛惜萬分,對僚屬們說戴“生也為國家,死也為國家”,示意在戴的追悼會上,一定要弄幾副名人的挽聯來裝點場面。恰逢當時有一名流聚會,陳立夫到會,提出送戴笠挽聯之事。眾人都知道,頌揚國人痛恨的特務頭子,必然降低自己的人格,遭智者輕視; 若不寫挽聯,又得罪不起。互相推諉,都不想動筆。最后推舉章士釗寫。章推脫不掉,稍加思索,寫道:“生為國家,死為國家,功罪蓋棺須定論; 名滿天下,謗滿天下,是非留待后人評。”聯中對戴笠不作肯定,非貶非褒。滿座嘆服章士釗的虛以應付的本領。陳立夫也無話可說,只好點頭認可。
海內共知徐孺子
前身應是九方皋
這是章士釗題贈徐悲鴻的對聯。上聯所稱徐孺子乃東漢豫章南昌人,名稚,字孺子。家境清貧,因不滿宦官專權,雖多次征聘,終不為官,時稱“南州高士”。陳蕃為豫章太守,不接待賓客,卻專為徐孺子設一榻,徐來了,便下榻接待,去則懸之,一時傳為佳話。下聯所稱九方皋乃春秋時人,善相馬,由于伯樂推薦,為秦穆公求得千里馬。徐悲鴻,現代名畫家,美術教育家。擅長油畫、中國畫,尤精素描。所畫花鳥、風景、走獸,簡練明快,富有生氣,尤以畫馬馳譽中外。上聯直切徐悲鴻之姓,下聯以九方皋為喻,盛贊徐悲鴻精于畫馬,海內知名。這副對聯,構思奇巧貼切,手筆不凡。
行書五言聯 章士釗
上一篇:翰墨趣談·程邈
下一篇:信札趣談·章太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