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趣談·程邈
《程邈》:程邈 (miǎo),字元岑,秦代書法家,生卒年不詳,下邽(guī)(今陜西省渭南東北)人。善書法,相傳隸書為其所創。唐張懷瓘《書斷》曰: “程邈,隸書之祖也。” 唐李嗣真《書后品》列程邈隸書為上之上品,評曰: “程君首創隸則,規范煥于丹青。” 張懷瓘《書斷》卷上《隸書》贊曰: “隸合文質,程君是先。乃備風雅,如聆管弦。長毫秋勁,秦體霜妍。推峰創折,落點星懸。乍發紅 ,旋凝紫煙。金芝瓊草,萬世芳傳。”
程邈創隸
秦始皇統治下的秦朝,有個縣吏叫程邈,下邽人。相傳他因為得罪了秦始皇,被關進了云陽縣的監獄,日子過得不那么舒暢。程邈這個人自幼就很聰明,特別喜愛書法,也下過不小的功夫,具有相當的“功力”,受到時人的較多肯定。程邈當縣吏時,還算是盡職盡責。他看到秦朝戰事頻仍,公文增多,而官書小篆又圓轉繞曲,書寫很不方便,耽誤了不少時間,給政事的處理帶來了很多麻煩,就產生了改造小篆的想法,卻一直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思考這事。程邈得罪秦始皇被抓進監獄之后,整天閑著無事,就把以前的想法重新在腦海中過濾了一遍,決定試著去改一改。他根據以前見到過的秦詔版和權衡上的字,又加進曾經見到過的民間流行的字,把篆書的筆畫和結構都作了簡化,變長為短,改圓為方,從而創造了一種新書體,這就是“隸書”。為此程邈還專門寫了3000多字的《隸書規范》(可惜原書已不傳世),上奏朝廷。秦始皇看到程邈寫的隸書后,非常高興,對其才能欣賞有加,不再讓其受牢獄之苦,于是立即下詔釋放,并額外加封他為御史。程邈可謂因禍得福,不僅沒有受到懲處,反而升了官職,并對中國文字演變、中國書法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杰出貢獻。
此后,隸書便漸漸代替了篆書,廣泛地應用于社會生活。隸書的推廣應用,不僅大大地節省了書寫時間,而且也極大地方便了文化的交流和發展。被取代的篆書,則僅在一些重要場合使用。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是:隸書的名稱是怎么來的呢?據考證有兩種比較可信的說法: 一種是因為程邈當時是小吏,取其聲,故叫“隸書”; 另一種是由于當時戰事頻繁,隸書實用方便,一經產生,就廣泛地應用于戰爭文書,而傳遞文書的叫“徒隸”,所以叫“隸書”。這兩種說法雖然不同,卻都很有意思,體現了蘊藏于民間的智慧。
《天清帖》 (選自 《絳帖》) 秦 程邈
上一篇:楹聯趣談·秦觀
下一篇:楹聯趣談·章士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