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興》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郭子興》人物故事小傳
郭子興(公元?—1355年),祖籍曹州(治今山東荷澤),后遷至定遠(今屬安徽),元末農民起義領袖。少時即任俠仗義,信奉白蓮教。元末農民起義爆發,郭子興散發家財,結交豪杰,與孫德崖等人于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春,聚眾數千人,起兵響應,攻占濠州(治今安徽鳳陽),自稱元帥。朱元璋前往投奔,郭子興以養女馬氏許配朱元璋為妻。后郭子興與從徐州(今屬江蘇)投奔而來的彭大、趙均用所率領的起義軍會合,因內部矛盾,險遭殺害,幸賴朱元璋相救,方免于難,后移住滁州(治今安徽滁縣)。郭子興欲在滁州稱王,被朱元璋勸阻。攻占和州(治今安徽和縣)后,命朱元璋駐守。孫德崖率部投歸朱元璋,郭子興聞訊也至和州。郭、孫早有仇怨,兩軍發生沖突,死傷甚眾。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三月,郭子興在和州郁郁成病而死。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追封為滁陽王。
〔正史〕
郭子興,其先曹州人。父郭公,少以日者術游定遠,言禍福輒中。邑富人有瞽女無所歸,郭公乃娶之,家日益饒。生三子,子興其仲也。始生,郭公卜之吉。及長,任俠,喜賓客。會元政亂,子興散家資,椎牛釃酒,與壯士結納。至正十二年①春,集少年數千人,襲據濠州②。太祖③往從之。門者疑其諜,執以告子興。子興奇太祖狀貌,解縛與語,收帳下,為十夫長,數從戰有功。子興喜,其次妻小張夫人亦指目太祖曰:“此異人也。”乃妻以所撫馬公女,是為孝慈高皇后。
始,子興同起事者孫德崖等四人,與子興而五,各稱元帥不相下。四人者粗而戇,日剽掠,子興意輕之。四人不悅,合謀傾子興。子興以是多家居不視事。太祖乘間說曰:“彼日益合,我日益離,久之必為所制。”子興不能從也。
元師破徐州,徐帥彭大、趙均用帥余眾奔濠。德崖等以其故盜魁有名,乃共推奉之,使居己上。大有智數,子興與相厚而薄均用。于是德崖等譖諸均用曰:“子興知有彭將軍耳,不知有將軍也。”均用怒,乘間執子興,幽諸德崖家。太祖自他部歸,大驚。急帥子興二子訴于大。大曰:“吾在,孰敢魚肉而翁者。”與太祖偕詣德崖家。破械出子興,挾之歸。元師圍濠州,乃釋故憾,共城守五閱月。圍解,大、均用皆自稱王,而子興及德崖等為元帥如故。未幾,大死,子早任領其眾。均用專狠益甚,挾子興攻盱眙、泗州,將害之。太祖已取滁,乃遣人說均用曰:“大王窮迫時,郭公開門延納,德至厚也。大王不能報,反聽細人言圖之,自剪羽翼,失豪杰心,竊為大王不取。且其部曲猶眾,殺之得無悔乎!”均用聞太祖兵甚盛,心憚之,太祖又使人賂其左右,子興用是得免,乃將其所部萬余就太祖于滁。
子興為人梟悍善斗,而性悻直少容。方事急,輒從太祖謀議,親信如左右手。事解,即信讒疏太祖;太祖左右任事者悉召之去,稍奪太祖兵柄。太祖事子興愈謹。將士有所獻,孝慈皇后輒以貽子興妻。子興至滁,欲據以自王。太祖曰:“滁四面皆山,舟楫商旅不通,非可旦夕字者也。”子興乃已。及取和州,子興命太祖統諸將守其地。德崖饑,就食和境,求駐軍城中,太祖納之。有讒于子興者。子興夜至和,太祖來謁,子興怒甚,不與語。太祖曰:“德崖嘗困公,宜為備。”子興默然。德崖聞子興至,謀引去。前營已發,德崖方留視后軍,而其軍與子興軍斗,多死者。子興執德崖,太祖亦為德崖軍所執。子興聞之,大驚,立遣徐達往代太祖,縱德崖還。德崖軍釋太祖,達亦脫歸。子興憾德崖甚,將甘心焉,以太祖故強釋之,邑邑不樂。未幾,發病卒,歸葬滁州。
子興三子。長子前戰死。次天敘、天爵。子興死。韓林兒④檄天敘為都元帥,張天佑及太祖副之。天佑,子興婦弟也。太祖渡江,天敘、天佑引兵攻集慶,陳野先叛,俱被殺。林兒復以天爵為中書右丞。已而太祖為平章政事。天爵失職怨望,久之謀不利于太祖,誅死,子興后遂絕。有一女,小張夫人出者,事太祖為惠妃,生蜀、谷、代三王。
洪武三年⑤追封子興為滁陽王,詔有司建廟,用中牢祀,復其鄰宥氏,世世守王墓。十六年,太祖手書子興事跡,命太常丞張來儀文其碑。滁人郭老舍者,宣德中以滁陽王親,朝京師。弘治中,有郭琥自言四世祖老舍,滁陽王第四子,予冠帶奉祀。已,為宥氏所訐。禮官言:“滁陽王祀典,太祖所定,曰無后,廟碑昭然,老舍非滁陽王子。”奪奉祀。
《明史》卷一二二
〔注釋〕
①至正十二年:至正,元順帝脫歡帖木兒的第3個年號。十二年,公元1352年。②濠州:今安徽鳳陽東北。③太祖:明朝的創建者朱元璋,公元1368—1398年在位。④韓林兒:元末北方紅巾軍領袖,韓山童之子。⑤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
〔相關史料〕
初①,子興既執德崖,欲殺之,以報前憾。及聞上被執,乃釋德崖去,然心常怏怏,憂悶致疾,久不起,遂卒。歸葬滁州。
子興,濠州定遠人。其先,曹州人也。父郭公,少好星歷,年壯猶未娶,游術至定遠,言人禍福壽夭多驗,邑人信之。邑中富翁,家有女瞽而未嫁,郭公過其門,翁以女命,使推之,驚曰:“貴人也。”翁曰:“此女瞽,故未有配。”郭公遂納禮娶之。既娶,不數年家業日殷,生三子一女,子興其中子也。始生,父卜之,曰:“是兒得佳兆,異日當大貴,興吾家者,必此兒也。”既長,兄弟三人,皆善殖貲產,由是豪里中。元末,民間造訛言流傳四方,子興察其言,知天下必有變,乃散其家財,陰結豪杰。至正辛卯,天下起兵。壬辰二月乙亥,子興遂與所結豪杰子弟,攻拔濠州城據之,自稱元帥。為人勇悍善戰,而性悻直不容物,故卒以憤恨而終。后上即位,追封滁陽王,配張氏封夫人。子某為帥,攻集慶戰死。季女事上為惠妃。
《太祖實錄》卷二
〔注釋〕
①初:即元至十五年(公元1355年)春。
上一篇:《郅惲》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郅惲》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釋慧琳》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釋慧琳》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