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燕趙歌·石家莊之旅·平山縣·靈壽故城話中山
平山,位于石家莊市西北太行山區,縣城距市區40公里。平山縣城北20余公里處有座著名的古城遺址,經考古工作者挖掘考證,確定是戰國時期中山國都城遺址。
中山國是春秋戰國時期由北方白狄族建立的一個小諸侯國。春秋早期稱“鮮虞”,魯哀公三年(前492)始見“中山”之名。中山國曾兩次亡國,三次遷都,主要活動區域在今石家莊至定州一帶。魏文侯四十年(前407)滅中山,后由中山桓公復國,并遷都于平山三汲鄉村北的“靈壽城”,一直到前296年趙滅中山,先后經中山桓公、成公、王、盈王、尚王等五代國王,歷經一百一十一年。
靈壽故城建在背山面河的山麓黃土臺地上,方圓18平方公里。城內崗阜起伏,溝壑交匯,四周沿山川水勢筑夯土城墻。城內分宮殿、市肆(商業)、居住、手工作坊、御苑和陵墓區。中山國在當時雖是一個諸侯小國,都城規模也不大,但從中山王墓中出土的一萬九千件文物看,其經濟、文化在當時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有不少文物十分珍貴,有些在歷史上是首次發現。如“鐵足銅鼎”,通高51.5厘米,最大直徑65.8厘米,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戰國時期較大的銅鐵合鑄器物,鼎壁刻有銘文四百六十九字,是至今發現的戰國時期字數最多的一篇銘文。銘文記載著中山國相邦司馬赒輔佐少君,謙恭忠信的美德,以及率師伐燕,擴大疆土,占領城池的功績。這段歷史記載在我國戰國史研究中屬首次發現,填補了戰國史上的一個空缺。又如出土的“兆域圖”銅板,上刻陵墓平面圖及詔書銘文,是我國至今發現最早的帝王陵墓規劃圖實物。此外,如“錯金銀虎噬鹿屏風插座”、“十五連盞銅燈”、“山字形銅禮器”、“四龍四鳳四鹿銅方案”以及一些佩飾、浮雕石板等,造型精美,技藝精湛,皆為春秋戰國時期的藝術珍品,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中山國靈壽故城遺址,現已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一篇:莽莽關外山·黑龍江之旅·五大連池·火山博物館
下一篇:厚厚三晉土·晉南之旅·靈空山·靈空奇景名不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