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章趣談·林散之
《林散之》:林散之 1898-1989,原名以霖,號散之,筆名散耳、左耳、聾叟、江上老人、半殘老人。江蘇江浦人,祖籍安徽和縣。早年師從張青甫學習工筆人物畫,16歲從范培開學書法,20歲隨張栗庵習詩文,30歲后師從黃賓虹。曾為中國書法協會名譽理事、中國書協江蘇分會名譽主席、江蘇國畫院畫師、南京書畫院院長。
《林散之》:主要閑章:江上老人
江上老人
林散之自號江上老人,其江上草堂在烏江緱山,據到過他那里的單人耘說:“草堂前有一塊平地,通向柿園的竹籬門,旁有一株櫻桃樹,暮春時節,櫻花盛開,小溪邊,搖曳著幾行垂柳,新綠映入門扉,一排四五間瓦屋,磚砌庭院,日間很靜,沒有人來,蜜蜂嗡嗡地飛來飛去。散老坐在一張椅上,手持一卷,朗聲吟哦,把烏江特有的口音拉長,顯得高亢,蒼涼,好聽極了。”其《暑居》詩云:“一雨江天暑未消,有人草閣避塵囂。吟風無力因捫舌,捧日何心肯折腰。腕底丘陵時自起,胸中芒角本難描。憐他小鳥年年石,東海于今計已勞。”單人耘的話,可能會使很多人羨慕散老的生活,其實,要得到像散老那樣的生活環境,對于現代人來說并不難。散老的生活是孤寂而簡單的,這是一般人所難以忍受的。讀了他的《暑居》詩,我們不難明白,要過這樣的生活,必須胸有丘壑,要有超乎一般人的精神世界。在他來說就是他的“詩心”。這兩個因素的結合,就決定了他的詩、書、畫,必然是迥異俗流的。
林散之像
江上老人
上一篇:楹聯趣談·楊溥
下一篇:印章趣談·林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