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觀
張觀,字思正,絳州(今山西絳縣)人。宋真宗君臨天下的第18年,即大中祥符七年(1014),張觀參加甲寅科進士殿試,一舉奪魁,成為北宋開國以來第33位狀元。中狀元后,張觀被授予將作監丞,通判解州(州治解縣,今山西運城西南)。將作監丞是官銜,通判為州的副長官。乾興元年(1022)二月十九日,真宗皇帝駕崩,皇太子趙禎承嗣大位,是為仁宗。張觀進官為翰林學士,擢為御史中丞。不久,出現星變,正月響雷。仁宗懾于自然變異,詔令臣下直言朝政得失。張觀上疏,條陳四事。
張觀是個大孝子,他中狀元入仕后,上疏真宗,乞請把授給他的官位轉授給父親張居業。真宗為他的孝心所感動,特賜張居業京官。張居業從絳州去京師開封(今屬河南)上任,路過洛陽(今屬河南),深深愛上洛陽的山川風物。張觀見狀,遂在洛陽購置田地、房舍,種花栽草,營造園林,作為父親的別墅。每天早晨起來,洗漱完畢,站在飯桌邊,侍奉父親吃完,然后自己再用餐。天天如此,年年如此。
張觀的孝行名聞朝野,吏民稱頌。
父親年過90,張觀請求到地方做官,侍養老父。仁宗詔準,讓他以觀文殿學士身份出知許州(州治長社,今河南許昌)。許州地處京師南方,潩水環繞,是達官貴人外放的最佳地區之一。
不久,老父病死,張觀悲痛萬分,把父親遺體入斂后,他也病倒了,不治而死。仁宗皇帝聞訊,詔令追贈吏部尚書。
張觀不僅是個孝子,而且言行謹重。他一生都一筆一畫地寫正楷,從不作行書、草書。文如其人,人如其文。
上一篇:張淵微
下一篇:張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