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眷中州情·開封之旅·太清宮·老子故鄉
老子,春秋時代人。據《史記·老子列傳》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謚曰聃;為楚國苦縣(今鹿邑縣東)厲鄉曲仁里人。曾為東周守藏室之吏,后因內亂,出函谷關而去,不知所終。著有《老子五千言》(即《道德經》),后為道教奉為教主。
今鹿邑縣城東10里有太清宮,即老子故里所在地。這座道教廟宇創建于東漢延熹年間,歷代修葺不斷,現存大殿為清初重建時遺物。老子在歷史上深受歷代統治者推崇。唐代因皇帝與老子同姓,更是尊崇,高宗給老子加尊號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于開元二十九年(741)下令各地建老子廟,后又給老子加尊號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今太清宮門前尚有唐代皇帝御制“《道德經》注”殘碑一通。碑高3米,寬1米余;碑首為半圓形,底座為一石赑屃;碑身兩面刻隸書共四十四行,每行五十一字。因此地屢遭水災,又加年代久遠,碑石風化嚴重,磨滅過半。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給老子加尊號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今太清宮亦存真宗御書制碑一通。這些都是研究老子思想在歷史上的影響的重要實物材料。
在鹿邑縣城內東北角,有一座老君臺。這座柱形圓臺,高13米,占地700平方米。相傳為老子得道成仙之處,故又名“升仙臺”、“拜仙臺”。老君臺上大殿三間,墻壁嵌碑兩塊,一為“猶龍遺跡”,用孔子贊譽老子為龍的典故;一為“道德真源”,指此地為老子學術思想的發源地。臺上又有東西偏殿各一,宋初著名道士、書法家陳摶所書“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行書碑,亦存臺上;臺下還有其他一些附屬性建筑。此地湖水瀲滟,松柏蒼翠,故前人“一片綠波飛白露,半空紫氣下中青”的贊辭。
上一篇:朗朗齊魯月·魯西之旅·羽山·羽山殛鯀留古跡
下一篇:煌煌荊楚吟·南岳之旅·鳳雛亭·耒陽令與張飛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