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休哥》歷史事跡,評價,人物簡介
有稱休格者,字遜寧。父耶律綰思,南院夷離堇(遼官名,總領軍政大事,后改稱南北大王)。休哥少聰明,有公輔(三公與輔相)之器。初,烏古(部落名,在今吉林省東北部)、室韋(契丹別種,居今黑龍江上游)二部叛,休哥從北府宰相蕭干討之。寶應末,為惕隱(遼官名,掌管宗室事務)。
乾亨元年(公元979年)六月,宋在滅北漢之后,乘勝利之余威,發兵攻遼,先敗遼軍于沙河(在今北京市北),進而圍南京(今北京市)。休哥知事急,自請救援。景宗乃以休哥代北院大王耶律希達,將五院精兵,馳赴之。及至,休哥令眾持兩炬直沖宋軍。宋軍不測多少,乃據高梁河(即今北京市西直門外南長河)以御之。休哥遂與南院大王耶律色珍合軍,分左右翼包圍合擊,休哥身中三箭,而戰愈力;御盞郎君耶律學古聞休哥軍至,即開門列陣,四面擊鼓,居民大呼,聲震天地。宋軍潰敗,爭道南奔,亂不成軍;宋太宗與諸將相失,諸將亦棄所部。時休格傷重,昏迷不醒,左右用輕車載之,代其發號施令,追至涿州城下,獲兵仗、糧饋、貨幣不可勝計。
遼為報燕京被圍之仇,九月,以南京留守韓匡嗣為都統,南府宰相耶律沙為監軍,與休哥、色珍等各率所部南下,至滿城,宋軍守將劉廷翰“約降”,匡嗣信之。休哥曰:“彼眾整而銳,必不肯屈,此誘我耳,宜嚴兵以待。”匡嗣不聽。俄而宋軍發起進攻,塵起漲天,鼓聲震山川??锼脗}卒不知所為,士卒棄旗鼓,紛紛北逃,獨休哥臨危不懼,整兵以戰,徐徐引兵退回。匡嗣貶,休哥總統南面軍事,為北院大王。而遼、宋仍以益津(今河北霸縣)、瓦橋(在今雄縣南易水上)、岐溝(在今涿縣西南)三關為界。
次年十一月,遼圍瓦橋關,宋守將張師突圍出,休哥躍馬入陣,斬師,余眾退入城中。繼而宋軍陣于易水南,休哥遂率精騎渡水奮擊,宋軍大敗;休哥追至莫州(今任丘縣),殺敵尸橫遍野,生擒數將以歸。景宗勞之曰:“卿勇過于名,若人人如卿,何憂不克!”授于越(北面官,無具體職務,是授予有功大臣之最高榮譽,班位在百官之上)。
四年(公元982年)九月,圣宗即位,時年十二,蕭太后稱制,主持朝政。休哥為南面行軍都統,及至軍,均戍兵,立更休法,勸農桑,修武備,邊境大治。
統和四年(公元986年)正月,宋太宗以遼主年幼,蕭太后掌權,以為可欺,分兵三路,向遼發起進攻。休哥因援軍未集,晝則堅守,以挫宋軍銳氣;夜則以輕騎出擊,以疲宋軍;又設伏于林莽間,斷宋軍糧道。宋將曹彬等以糧運不繼,退保白溝(今拒馬河之岔河)。月余,宋軍復至,休格率輕兵逼之,宋軍環糧自衛;休哥立即發起攻擊,曹彬以數騎逃去,余眾悉潰。時宋軍在沙河(即易水)尚有軍數萬,休哥聞之,復引兵追之;及至,宋軍驚潰,墜岸和互相蹂踐而死者過半,沙河水為之不流。休哥請乘勝追之,至黃河為界,太后不從。師還,以功封宋國王。
十一月,遼軍分兵兩路,再次向宋發起進攻。休哥為先鋒,攻宋軍于望都。休哥知宋知雄州賀令圖,素貪功生事,輕而無謀,乃使諜者紿之曰:“我獲罪于契丹,旦夕愿歸朝。”令圖不疑,自以為終獲大功,私遺休哥重錦。至是,休哥又傳言令圖:“愿得見雄州賀使君?!绷顖D以為休哥來降,親率數十騎往迎之。及至休哥營前,見軍帳嚴整,卻無防御者,乃直入其軍,休哥據胡床罵曰:“汝嘗好經度邊事,今乃送死來!”即縛之,送于圣宗。望都宋軍聞之,即向南潰逃。宋都部署劉廷讓以數萬騎,聲言取燕,休哥乃先以兵扼其要地,繼進逼瀛州(今河間縣)。及蕭太后至,與宋軍戰于君子館(在今河間縣西北)。戰爭異常激烈,雖全殲宋軍,但遼軍亦損失慘重,休哥負傷。
七年(公元989年)正月,遼又伐宋。時休哥已傷愈,乃常以兵襲宋之糧運。七月,宋威虜軍(在今徐水縣)軍糧不繼,宋太宗令運糧數千車以濟之。休哥率精騎數萬前往劫之;至徐河(在今徐水縣西南),天未明,及會食,宋軍襲之,遼軍頓時大亂,人不及甲,馬不及鞍,自相踐踏,死者甚多,休哥重傷,騎馬先逃。
十六年(公元998年)十二月,死。
休哥有文武才能,智略宏遠,屢破宋兵,深入宋境,使宋朝不得安寧。高梁河之捷,尤為宋軍所畏,白溝以南欲止兒啼,每曰:“于越至矣!”每戰勝,讓功諸將,故士卒樂為之用。身經百戰,不濫殺無辜。又以燕民久經戰亂,貧困疲弊,乃省賦稅,恤孤寡,戒部無犯宋境,有牛馬逃于北者,悉還之,故得漢人之心。
上一篇:《竇憲》歷史事跡,評價,人物簡介
下一篇:《耿弇》歷史事跡,評價,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