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死于非命
齊桓公的事業就是管仲的事業。
沒有管仲這個靈魂,齊桓公不能成為英明的君主。
公元前645年,輔佐齊桓公四十年之后,管仲與世長辭了。管仲的去世對齊國是最大的打擊,他的地位是任何人都頂替不了的。但是齊桓公并沒有意識到,后管仲時代對他意味著什么。
在管仲病重期間,齊桓公親臨病榻。探望這位最信賴的大臣,也想從老臣這兒得到些指點。齊桓公問管仲:“大臣之中,還有誰有資格能接替宰相這個職位呢?”
管仲勉強地從病榻上坐起身來,沒有直接回答,只是說:“最了解大臣的人,莫過于國君了,想必國君心中自有答案吧。”
齊桓公說:“易牙對我可謂是忠心耿耿了,有一回我吃膩了各種宮中美食,覺得沒什么可口的東西。開玩笑地說了一句山珍海味我都吃膩了,只是沒吃過人肉,不知人肉是什么味道。易牙回家后就將他的兒子殺了,做了一頓鮮美的菜肴。雖然后來我知道以后覺得很不舒服,但是易牙這個人愛戴我超過愛自己的兒子,讓他辦事我是放心的。”
管仲聽了嘆了口氣,搖搖頭,對齊桓公說:“易牙殺了兒子,并非愛戴君主超過愛兒子,只是為了取悅迎合國君罷了。連自己兒子都烹殺的人,還有什么人不可以殺呢?”管仲的原則是君主應該有自己的愛好,只要不涉及政治大事,他是不會干涉的。對于易牙這種小人,管仲認為只是齊桓公私生活中可以寵幸的人,不料老昏的齊桓公竟然想將相位交給這種小人。
齊桓公不以為然,于是又說:“那么開方這個人怎么樣?開方十五年來一直在我身邊服侍,一次都沒有回家看望過父母。父母死的時候他都舍不得離開我而回去奔喪,這個人愛戴我超過對父母的孝順。我看他忠心為國,當國相是合適的。”
管仲一聽,便回答說:“開方根本談不上孝順,對自己有生養之恩的父母,他都忍心背棄,還有什么人他不會背棄呢?這樣不近人情的人,還是要小心點得好。”
齊桓公一聽,碰釘子了,又說道:“那么豎刁一定就可以勝任了,他既沒有殺兒子,也沒有背棄父母。他為了好好侍候我,把自己給閹了。這樣心無雜念,可以說是一個忠心無比的人了。”
管仲聽了不禁直嘆氣,這位英明的君主糊涂到這種地步了,他勸齊桓公說:“豎刁為了得到您的寵幸,連自己的身體都可以殘毀。這種人真是無情到了極點,決計不可讓這種人當國相的。”
齊桓公不太高興了,便問:“這三個人在我身邊已經很久了,你現在覺得他們一點也不好,為什么從前你就不提呢?”
管仲說:“一個君主生活不可太枯燥,所以享受些快樂也是應該的。我在相國的位置上,總能控制著他們,不讓他們為非作歹。現在我病得快不行了,大堤要垮了。水就要泛濫起來,您一定要當心啊!”
管仲在這次與齊桓公會談之后不久,便病情加重去世了。管仲的去世不僅意味著齊國霸權時代的結束,也意味著齊桓公政治生命的結束,甚至是意味著齊桓公個人生命的結束。管仲臨終前的一番善言并沒有改變齊桓公的看法,齊桓公對易牙、開方和豎刁三人的寵幸有增無減。
在管仲去世后,各諸侯國開始對齊國陽奉陰違。在齊桓公聯合各諸侯國援徐抗楚時,各國的軍隊在宋國集結后居然停止不前。齊國不得已,與曹國聯手進攻厲國以牽制楚軍。在這個時候,宋國居然在聯盟內部大搞破壞,出兵攻打曹國。
此時宋國的君主是宋襄公,宋襄公也被認為是“春秋五霸”之一。春秋五霸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指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和楚莊王;另一種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宋襄公在公元前651年(齊桓公三十五年)繼承宋國君位,他是個頗有政治才干的君主。上臺之后,他任用庶兄目夷為左師,使得宋國國力很快得以復興。他雄心勃勃,企圖取代齊國成為新的中原盟主。
齊桓公很快發現,沒有管仲后他的中原盟主的地位實在很不牢靠了。在公元前644年,即管仲去世后的第二年,齊桓公召開了諸侯大會。這次大會的議題是幫助鄫國抵御淮夷的入侵,齊桓公提議各個國家派出勞役到鄫國為其修筑城墻,這個議案得到了諸侯大會的通過。
可是當修筑工程進行到一半時,有一天夜里,有人在山上高喊道:“齊國出現動亂啦!”各國的差役一聽,二話沒說,拔腿就跑。結果城墻沒有筑成,成為爛尾工程了。這種謠言的出現,說明齊國的號召力在持續地下降。
以宋國為首的諸侯國對齊國陽奉陰違,這已經讓齊桓公很頭疼了,更令他憤怒的是魯國居然吞并了項國。
魯國的幾任君主都是娶齊國公主為夫人,魯僖公的夫人是齊桓公的女兒聲姜。魯國吞并項國時,魯僖公正好在淮地參加諸侯大會。齊桓公聲稱魯僖公違背盟約,兼并小國,便將他扣押起來。這下子可把魯僖公的夫人聲姜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她想辦法援救自己的丈夫。憑著與齊桓公的父女關系,魯僖公最后還是被釋放了。
看來齊桓公開始有些力不從心了,宋國和魯國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盤,鄭國更不用說了。不僅如此,齊國內政也開始陷入混亂之中。易牙、開方和豎刁這幾位佞臣在朝中一手遮天,為所欲為,無法無天。
此時齊桓公已經在位四十三年,垂垂老矣,不得不考慮選立太子的事宜。可是齊桓公先后三任正式夫人王姬、徐嬴和蔡姬都沒有生育,太子只能從庶子中挑選。齊桓公很好色,宮中的女寵非常多。其中最受桓公寵幸的六位,被稱為“如夫人”。雖然不是正式夫人,但享受夫人的待遇。這六人是長衛姬、少衛姬、鄭姬、葛嬴、密姬和宋華子,六位如夫人都為齊桓公生了兒子,分別是公子無虧、公子元、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商人和公子雍。
在管仲生前,齊桓公曾經與他商量過立太子的事情,當時內定公子昭為繼承人。由于齊桓公深知宮中爭權奪利、刀光劍影,所以為了保證公子昭的安全,他早早把公子昭送到宋國托付給宋襄公。
這個決定對易牙和豎刁都不利,這兩位佞臣都受到公子元虧的生母長衛姬的寵幸,自然想擁立長衛姬的兒子無虧。這樣可確保在齊桓公去世之后,還可以牢牢地把持住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在易牙和豎刁的周旋下,老邁昏庸的齊桓公改變立場,答應立公子無虧為太子。
沒想到這個決定遭來眾位公子的強烈反對,大家一哄而上,個個要爭當太子。
易牙和豎刁等人為了謀求公子無虧上臺,便利用手中的權力對反對者采取打擊的措施,宮廷內遍布殺氣。但是遺憾的是齊桓公并沒有意識到危險,早已習慣倚賴管仲的他顯然對于宮廷政事有些麻木不仁了,易牙和豎刁等人加緊策劃力保公子無虧上臺的計劃。
年老力衰的齊桓公終于病倒了,易牙和豎刁等人認為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為了防止齊桓公在病終前做出不利于自己的決定,兩人公然利用手中的權力,將君主身邊的衛隊趕走。臥病不起的齊桓公完全被架空了,他的性命掌握在兩位佞臣的手中,完全失去了人身自由。
一不做二不休的易牙和豎刁變得喪心病狂,他們索性將齊桓公的房間給反鎖了。然后在周圍壘起高墻,只留下一個小洞可以窺視齊桓公的生死。并派軍隊守住宮門,嚴禁一切人進出。
病危中的齊桓公突然發現這些他最信任的人,暴露出其猙獰之面目。突然間他從一個雄視天下且至尊無上的君主,跌落成為高墻里的囚犯。不,甚至比囚犯還不如。他已經習慣下命令,但他呼叫,卻叫不來一名衛兵或侍從。此時的他一定對人生有了更多的認識,原來人是成不了神的。即便他曾經有神一般的地位,但當神圣的權力被剝奪之時,他就成了高級的四肢動物。生存本能讓他想頑強地生存,但病痛使他只能在絕望中哀號。
可憐齊桓公一代雄主,曾經叱咤風云。令諸侯國膽戰心驚并開拓一代偉大事業的英雄,最終的結局竟然是死于幾個小人之手。而且是在身患重病之后,活活餓死在高墻之內。在他死后六十七天,這封閉的高墻才被破開。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具躺在床上猙獰可懼的尸體,從衣服間和腐爛不堪的皮肉中爬出的是一群群肥大的蛆蟲。
這就是一代天驕的下場!
齊桓公死的時候,除了公子昭在宋國之外,其他的五位公子在京城大打出手。最后公子無虧在易牙和豎刁的支持下,擊敗了其他四位公子,登上了國君的寶座。
管仲和齊桓公一死,齊國再無霸者之氣勢。雄心勃勃的宋襄公理所當然認為自己乃是齊桓公之后的東方盟國之盟主,決心卷入齊的內政。因為他手中有一張王牌,即當年由齊桓公與管仲所立的太子公子昭,此時公子昭尚在宋國。
公元前642年初春,公子無虧的君主寶座尚未坐暖。宋襄公集合了宋國、曹國、衛國和邾國四國聯軍,發動對齊國的討逆戰爭,戰爭持續了三個月。當時齊國正陷于五公子混戰的格局中,在四國聯軍的打擊下,京城中的反對派也掀起了反對公子無虧的運動。混戰的結果是公子無虧被殺,宋國軍隊將公子昭接入齊國的京城中,繼任君位。
在四國聯軍撤出齊國之后,公子昭面臨著很尷尬的境地。他長期待在宋國,在齊國缺少實力派的支持,更缺少軍隊的擁護。而此時原先陷入混戰的其他四位公子決定聯手組建反政府軍,趕走公子昭。公子昭沒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作為后盾,不能抵擋反政府軍的進攻,于是很沒面子且灰溜溜地又逃到了宋國。
危難之中,宋襄公再次伸出援助之手。宋國軍隊二度進入齊國作戰,并在甗地(今山東濟南西)擊敗了反政府軍的主力。公子昭二度返回齊國,重新登上君主寶座,史稱“齊孝公”。
齊桓公的死亡,昭示著齊國霸權時代的結束。雖然繼任君位的齊孝公也想光大父親留下的霸業,但是經歷十個月內戰后的齊國已經是今不如昔。齊孝公并沒有鏟除掉其他的四個公子,反對派的勢力依然強大,齊國的國際影響力日益下降。
在公元前634年(齊孝公九年),齊孝公討伐魯國,以圖重樹齊國的霸權。沒有想到魯國卻引狼入室,將楚國引入中原戰局。魯國人向楚國請兵,楚軍攻打齊國占領了谷城,并且讓齊孝公的政敵公子雍駐守在谷城。
谷城一役的失敗,使得雄心壯志的齊孝公憂憤交加,終于在次年去世。齊孝公去世后,齊國再一次陷入政變之局。齊孝公的弟弟被公子潘所殺,公子潘自立為國君,史稱“齊昭公”。
不斷的政變與戰爭嚴重削弱了這個昔日強國的實力。齊國所開創的霸權時代是短暫的,人亡政息,只有在歷史的天空中還閃爍著管仲與齊桓公偉大事業的光輝。
上一篇:武王揮鞭-春秋故事-春秋時代歷史
下一篇:浴血奠基:秦國開拓史-春秋故事-春秋時代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