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淑妃楊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宋真宗淑妃楊氏》人物故事小傳
楊氏(公元983—1036年),益州郫(今四川郫縣)人。年12入皇子宮,漸升至婉儀,十分得真宗寵幸,凡真宗巡幸各地皆隨從。為人有智,奉皇后劉氏無所忤。尊劉后命撫視仁宗,無微不至。劉后死后楊氏被尊為皇太后。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死。
〔正 史〕
楊淑妃,益州郫①人。祖瑫,父知儼,知儼弟知信,隸禁軍,為天武副指揮使。
妃年十二入皇子宮。真宗即位,拜才人,又拜婕妤,進婉儀,仍詔婉儀升從一品,位昭儀上。帝東封、西祀,凡巡幸皆從。章獻太后②為修儀,妃與之位幾埒。而妃通敏有智思,奉順章獻無所忤,章獻親愛之。故妃雖貴幸,終不以為己間,后加淑妃。真宗崩,遺制以為皇太后。
始,仁宗在乳褓,章獻使妃護視,凡起居飲食必與之俱,所以護佑扶持,恩意勤備。及帝即位,嘗召其侄永德見禁中,欲授以諸司副使。妃辭曰:“小兒豈勝大恩,小官可也。”更命為右侍禁。
章獻遺誥尊為皇太后,居宮中,與皇帝同議軍國事。閤門趣百僚賀,御史中丞蔡齊目臺吏毋追班,乃入白執(zhí)政曰:“上春秋長,習(xí)知天下情偽,今始親政事,豈宜使女后相繼稱制乎?”乃詔刪去遺誥“同議軍國事”語,第存③后號。奉緡錢二萬助湯沐,后名其所居宮曰保慶,稱保慶皇太后。
景佑三年,無疾而薨,年五十三。殯于皇儀殿。帝思其保護之恩,命禮官議加服小功。
初,仁宗未有嗣,后每勸帝擇宗子近屬而賢者,養(yǎng)于宮中,其選即英宗也。英宗立,言者謂禮慈母于子祭,于孫止,請廢后廟,瘞其至園陵。英宗弗欲遽也,下有司議,未上,會⑤帝崩,遂罷。后父祖皆累贈至一品,知信贈節(jié)度使。知信子景宗,見《外戚傳》。
《宋史》卷二四二
〔注 釋〕
①郫:縣名,故城在今四川郫縣。②章獻太后:即宋真宗皇后劉氏。③第存:第,只:第存即只存、只保留之義。④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景祐是宋仁宗趙禎使用的第三個年號。⑤會:逢。
上一篇:《宋明帝貴妃陳妙登》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宋明帝貴妃陳妙登》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崔善為》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崔善為》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