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
謀略斗爭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在軍事謀略活動中使用最多。就軍事謀略學而言,勢是指力量(物質力量和注于載體的精神力量)因所處的空間位置、布局不同,從而使自身蘊含的能量發生倍增和衰減效應。孫子兵法中說的勢,可分為動勢、態勢、氣勢和位勢四種。前者和后者,恰同物理學中的功能與位能相切合,是勢的主要內容。孫子兵法中曾說:“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勢也;鷙鳥之疾,至于毀折者,節也。是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強弩,節如發機。”這里講了兩種勢,以及勢和節的關系。激水漂石,是指動勢。一支急速撲向敵陣的軍隊,也有一種強大的能量,如距敵陣過遠,其能量就會大量地被消耗在運動中。要使如同激水之疾,鷙鳥之疾的動能全部變成克敵制勝的戰斗力,就必須處理好速度與距離的關系,把握好勢“險節短原則”。在謀略對抗中,動勢、態勢、氣勢和位勢,既有聯系也有區別。高明的謀略家應當熟知各種勢,并自如地運用他們為實現自己的目標服務。
上一篇:動靜相映原則
下一篇:包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