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皇后王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唐高宗皇后王氏》人物故事小傳
王氏(公元?—655年),并州祁縣(今山西省祁縣)人。王氏容貌秀美。唐高宗李治為晉王時,納王氏為王妃。高宗被立為皇太子,王氏亦被冊為太子妃。高宗即位、王氏被立為皇后。其后高宗寵幸昭儀武則天,王氏及高宗良娣蕭氏與武氏發生矛盾,互相譖毀。王氏懼不自安,遂與其母合謀在背地里對武則天行祝詛厭勝之術。事發后,高宗廢王氏、蕭氏為庶人,并嚴密囚禁起來,不久即被武則天殘忍地殺死,其親屬被流放嶺外。武則天下令將王氏改為“蟒”氏,蕭氏改為“梟”氏。中宗即位后,在一定程度上為王氏平反,恢復了她和蕭氏的姓氏。
〔正 史〕
高宗廢后王氏,并州祁①人也。父仁祐,貞觀中羅山令②。同安長公主即后之從祖母也。公主以后有美色,言于太宗,遂納為晉王妃。高宗登儲,冊為皇太子妃,以父仁祐為陳州刺史。永徽③初,立為皇后,以仁祐為特進、魏國公,母柳氏為魏國夫人。仁祐尋卒,贈司空。
初,武皇后④貞觀末隨太宗嬪御居感業寺,后及左右數為之言,高宗由是復召入宮,立為昭儀。俄而漸承恩寵,遂與后及良娣蕭氏遞相譖毀。帝終不納后言,而昭儀寵遇日厚。后懼不自安,密與母柳氏求巫祝厭勝。事發,帝大怒,斷柳氏不許入宮中,后舅中書令柳奭罷知政事,并將廢后,長孫無忌、褚遂良等固諫,乃止。俄又納李義府之策,永徽六年⑤十月,廢后及蕭良娣皆為庶人,囚之別院。武昭儀令人皆縊殺之。后母柳氏、兄尚衣奉御全信及蕭氏兄弟,并配流嶺外。遂立昭儀為皇后。尋又追改后姓為蟒氏,蕭良娣為梟氏。
庶人良娣初囚,大罵曰:“愿阿武⑥為老鼠,吾作貓兒,生生扼其喉!”武后怒,自是宮中不畜貓。初囚,高宗念之,間行至其所,見其室封閉極密,惟開一窈通食器出入。高宗惻然,呼曰:“皇后、淑妃安在?”庶人泣而對曰:“妾等得罪,廢棄為宮婢,何得更有尊稱,名為皇后?”言訖悲咽,又曰:“今至尊思及疇昔,使妾等再見日月,出入院中,望改此院名“回心院”妾等再生之幸。”高宗曰:“朕即有處置。”武后知之,令人杖庶人及蕭氏各一百,截去手足,投于酒甕中,曰:“令此二嫗骨醉!”數日而卒。后則天頻見王、蕭二庶人披發瀝血,如死時狀。武后惡之,禱以巫祝,又移居蓬萊宮,復見,故多在東都⑦。中宗即位,復后姓為王氏,梟氏還為蕭氏。
《舊唐書》卷五一
〔注 釋〕
①祁:縣名,治所在今山西省祁縣。②令:縣令。③永徽(公元650—655年):唐高宗李治的年號。④武皇后:即武則天。請參見本書《唐高宗皇后武則天》。⑤永徽六年:公元655年。⑥阿武:指武則天。⑦東都:高宗顯慶年間始以洛陽為東都。
上一篇:《唐肅宗皇后張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唐肅宗皇后張氏》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國泰》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國泰》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