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面趣談·徐世昌
徐世昌(1855~1939),字卜五,號菊人、東海、弢齋,別署水竹邨人,室名退耕堂等。直隸天津人,生于河南衛輝。近代著名政治家、學者、詩人、書畫家、收藏家。1879年徐世昌與袁世凱結為盟兄弟,得袁世凱資助北上應試。先中舉人,后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1897年袁世凱在小站練兵時,徐世昌成為其重要謀士,此后累獲擢升,歷任兵部侍郎、署理兵部尚書、東三省總督、皇族內閣協理大臣、袁世凱責任內閣軍諮大臣等。1914年5月袁世凱任命徐世昌為國務卿,次年袁世凱公開推行帝制,徐世昌以局勢難卜求去,退居河南輝縣水竹村。1916年3月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恢復民國年號,以徐世昌為國務卿。1918年10月徐世昌被皖系操縱的安福國會選舉為大總統。他標榜偃武修文,下令對南方停戰,于次年2月召開南北議和會議,但無結果。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徐世昌被迫免去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的職務,以緩和全國輿論的反對。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后,直系控制了北京政府,曹錕、吳佩孚逼徐世昌去職。徐世昌被迫退居天津租界。晚年,他借助僚友門客編撰書籍20余種,并以翰墨丹青及收藏古硯、古墨自娛。
徐世昌像
詩畫相映 書畫同體
在北洋時期最高統治集團中,徐世昌的文化修養和藝術修養是最全面、最深厚的,他書寫繪畫的扇面也是流傳最廣的。
徐世昌6歲開始學畫,善畫山水、松竹,尤其喜歡繪制扇面,造詣甚高。1920年,徐世昌以大總統身份成立“國畫研究社”,聘畫家周肇祥主其事,同時撥巨款成立北京藝術篆刻學校,由陳師曾任校長,齊白石、王夢白等人任教。國畫研究社曾與日本畫社共同舉辦國際聯合畫展,分別在中國、日本及世界各地展出。徐世昌也有作品送展,并獲得贊譽: “平淡天真,意趣高古。筆鋒凌厲,狀如削玉。詩畫相映,書畫同體。神韻相連,清爽不凡。”出任大總統后,他自信“深得書法中三昧”,“每日臨池揮灑,分贈局以上官員”。他還曾與林琴南、嚴范孫、趙湘帆、華世奎等名士組成“晚清簃詩社”。如為嚴范孫題寫的一首詩云“詩壇酒壘厭江湖,眼底縱橫見此圖。花月多情如夢幻,川原有恨入榛蕪……”表現了士者飄然山林的退耕心態,被同行評價為“吟詠之功,度越前人”。1922年,徐世昌被迫下野,遂返天津租界做寓公,開始過詩、書、畫三位一體的“隱逸”生活,創作了很多扇面。
徐世昌的書法多為行、草體,名重一時。北京中山公園“來今雨軒”、琉璃廠“戴月軒筆鋪”,天津老字號“正興德茶莊”、“成興茶莊”、“直隸書局”等匾額,均曾由他題寫。徐世昌曾將其書法作品匯集成《水竹邨人臨帖》等,刊印發行。他每畫必詩,但一般不輕易送人,故社會上流傳他的繪畫作品遠少于書法作品。他畫竹極為出名,人稱“畫中晴竹,振雨露聲; 風竹搖曳飄灑,露竹沐甘浸潤; 月竹清漪宜人,為竹作中之精品”。
從近年文物藝術品市場上看,徐世昌的扇面以書法為最多,繪畫扇面則以松、梅、蘭、竹、菊為主; 也有一些成扇,一面是花卉,一面是書法,詩、書、畫相得益彰,均出自徐世昌之手。
《花卉》扇面 徐世昌
《花卉》扇面 徐世昌
《花卉》成扇 徐世昌
上一篇:信札趣談·張問德
下一篇:楹聯趣談·徐世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