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梁鳳》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金梁鳳》人物故事小傳
金梁鳳,唐代著名術(shù)士,擅長給人看相,并善言玄象。他曾經(jīng)預(yù)言祠部郎中裴冕會官至中丞,不是中丞便是宰相。后來裴冕果然當(dāng)上了御史中丞,不久又升為中書侍郎、平章事。在裴冕的舉薦下,金梁鳳被封為都水使者。金梁鳳還曾預(yù)言呂諲該得宰相、盧允會當(dāng)上吏部郎中、李揆會當(dāng)上宰相,結(jié)果一一應(yīng)驗。爾后他以裝聾而把自己隱藏起來,一直到死。
〔正 史〕
金梁鳳,不知何許人也,天寶十三載①,客于河西②。善相人③,又言玄象。時哥舒翰為節(jié)度使,詔入京師,裴冕為祠部郎中,知河西留后,在武威④。梁鳳謂冕曰:“玄象有變,半年間有兵起,郎中此時當(dāng)?shù)弥胸?sup>⑤,不拜中丞,即得宰相,不離天子左右,大富貴?!泵嵩唬骸肮丝裱?,冕何至此?”梁鳳曰:“有一日向東京⑥,一日入蜀川,一日來向朔方⑦,此時公得相。”冕懼⑧其言,深謝絕之。其后安祿山反,南犯洛陽,僭⑨稱偽位。哥舒翰東守潼關(guān),累月,奏冕為御史中丞,追赴京,冕又詰曰:“事驗也。”冕又問三日之兆,梁鳳曰:“東京日即自磨滅,蜀川日亦不能久,此間日何轉(zhuǎn)分明,不可說。”冕志⑩之。既潼關(guān)失守,玄宗幸(11)蜀,肅宗北如靈武,冕會之,勸成策立,改元為至德元年(12),冕果為中書侍郎(13)、平章事(14)。冕奏之,肅宗召拜都水使者。
梁鳳在河隴(15),謂呂諲曰:“判官骨相(16),合得宰相。須得一大驚怖,即得?!敝N后至驛,責(zé)讓(17)驛長,搒之。驛吏武將,性粗猛,持弓矢突入,射諲,矢兩發(fā),幾中諲面,諲逾墻得免。以報梁鳳,梁鳳曰:“此必入相?!庇饽?,諲自黃門侍郎知政事。梁鳳在鳳翔(18),李揆、盧允二人同見之,俱素服,自稱選人。梁鳳謂之曰:“公等并至清望官(19),那得云無官?!鞭瘛⒃室詫嵎?。梁鳳遣二人行,謂揆曰:“公從舍人即入相,一年內(nèi)事。”謂允曰:“公好即是吏部郎中。”及克復(fù)兩京,揆自中書舍人知禮部侍郎事,入為中書侍郎、平章事,乃以允為吏部郎中。其驗多此類。爾后佯聾以自晦(20)。冕為右仆射、兼御史大夫、成都尹、劍南節(jié)度使,有進止,命將梁鳳行。后乃病卒。
《舊唐書》卷一九一
〔注 釋〕
①天寶十三載:公元754年,天寶,唐玄宗李隆基年號。②河西:唐方鎮(zhèn)名。景云二年(公元711年)置河西節(jié)度使,開元、天寶間為十節(jié)度使之一。治所在涼州(今甘肅武威)。轄境相當(dāng)今甘肅河西走廊。③相人:即相人術(shù),道家方術(shù)之一。觀察人的形體、相貌以測斷性格、福壽。④武威:隋大業(yè)及唐天寶、至德時曾改涼州為武威郡。轄境相當(dāng)今甘肅永昌以東、天祝以西一帶。⑤中丞:唐代以大夫為臺長,中丞為副。⑥東京:唐顯慶二年(公元657年)以洛陽為東都,一稱東京,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定稱東京。⑦朔方: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改巖綠縣置。治所在今陜西靖邊縣北白城子。⑧懼:同“懼”。⑨僭:超越本分。舊指下級冒用上級的名義、禮義或器物。⑩志:記住。(11)幸:特指皇帝到某個地方去。(12)至德元年:公元756年,至德,唐肅宗李亨年號。(13)中書侍郎:唐代中書侍郎為正三品,掌貳令之職,朝廷大政皆參與。(14)平章事:官名,職同宰相。(15)河隴:古地區(qū)名,指河西與隴右而言。(16)骨相:又名“骨象”。相術(shù)家稱人的骨格和形象。(17)責(zé)讓:讓,責(zé)備。責(zé)讓亦即責(zé)備之意。(18)鳳翔: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升鳳翔郡為府。治所在天興(今鳳翔)。唐末轄境相當(dāng)今陜西寶雞、歧山、鳳翔、麟游、扶風(fēng)、眉縣、周至等地。(19)清望官:有聲望而無多少實惠的官職。(20)晦:此為隱藏之意。
上一篇:《金顯宗皇后徒單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金顯宗皇后徒單氏》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金海陵嫡母徒單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金海陵嫡母徒單氏》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