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禎》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王士禎》人物故事小傳
王士禎(公元1634—1711年)字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清新城(今山東桓臺)人。順治進士。 官至刑部尚書。工詩。倡“神韻”說。所作多模山范水,清幽淡雅。為一代宗匠。有《帶經堂集》、《漁洋山人精華錄》、《池北偶談》等。
〔正 史〕
王士禎,字貽上,山東新城人。幼慧,即能詩,舉于鄉,年十八。順治十二年,成進士。授江南揚州推官。侍郎葉成格被命駐江寧,按治通海寇獄,株連眾。士禎嚴反坐①,寬無辜,所全活甚多。揚州鹺賈逋課②數萬,逮系久不能償,士禎募款代輸之,事乃解。康熙三年,總督郎廷佐、巡撫張尚賢、河督朱之錫交章論薦,內擢禮部主事,累遷戶部郎中。十一年,典四川試。母憂歸,服闋,起故官。
上留意文學,嘗從容問大學士李霨:“今世博學善詩文者孰最?”霨以士禎對。復問馮溥、陳廷敬、張英,皆如霨言。召士禎入對懋勤殿,賦詩稱旨。改翰林院侍講,遷侍讀,入直南書房。漢臣自部曹改詞臣,自士禎始。上征其詩,錄上三百篇,曰《御覽集》。
尋遷國子監祭酒,整條教,屏饋遺,獎拔皆知名士。與司業劉芳喆疏言:“漢唐以來,以太牢祀孔子,加王號,尊以八佾、十二籩豆。至明嘉靖間,用張璁議,改為中祀,失尊崇之意。禮:祭從生者。天子祀其師,當用天子之禮樂。”又疏言:“自明去十哲封爵,稱冉子者凡三,未有辨別。宋周敦頤等六子,改稱先賢,位漢、唐諸儒之上,世次殊有未安,宜予厘定③。田何受《易》商瞿,有功圣學,宜增祀。鄭康成注經百余萬言,史稱純儒,宜復祀。”又疏言:“明儒曹端、章懋、蔡清、呂楠、羅洪先,并宜從祀。絳州貢生辛全,生際④明末,以正學為己任,著述甚富,乞敕進遺書。”又請修監藏經史舊版。疏并下部議,以籩豆、樂舞、名號、位次,俟會典頒發遵循;增祀明儒及征進遺書,俟《明史》告成核定;修補南北監經史版,如所請行。
二十三年,遷少詹事。命祭告南海。父憂,歸。二十九年,起原官,再遷兵部督捕侍郎。三十一年,調戶部,命祭告西岳西鎮江瀆。三十七年遷左都御史。會廷議省御史員額,士禎曰:“國初設御史六十,后減為四十,又減為二十四。天子耳目官,可增不可減。”卒從士禎議。
遷刑部尚書。故事,斷獄下九卿平議。士禎官副都御史,爭楊成獄得減等。官戶部侍郎,爭太平王訓,聊城于相元、齊河房得亮皆得減等,而衡陽左道蕭儒英,則又爭而置之法。徐起龍為曹氏所誣,則釋起龍而罪曹,案其所與私者,皆服罪。及長刑部,河南閻煥山、山西郭振羽、廣西竇子章皆以救父殺人論重辟⑤,士禎曰:“此當論其救父與否,不當以梃刃定輕重。”改緩決,入奏,報可。
士禎以詩受知圣祖,被眷遇甚隆。四十年乞假遷墓,上命予假五月,事畢還朝。四十三年,坐王五、吳謙獄罷。王五故工部匠役,捐納通判;謙太醫院官,坐索債毆斃負債者。下刑部,擬王五流徙,謙免議。士禎謂輕重懸殊,改王五但奪官。復下三法司嚴鞫,王五及謙并論死,又發謙囑托刑部主事馬世泰狀,士禎以瞻徇⑥奪官。四十九年,上眷念諸舊臣,詔復職。五十年,卒。
明季文敝,諸言詩者,習袁宗道兄弟,則失之俚俗;宗鐘惺、譚友夏,則失之纖仄;敩⑦陳子龍、李雯,軌轍正矣,則又失之膚廓⑧。士禎姿稟既高,學問極博,與兄士祿、士祜并致力于詩,獨以“神韻”為宗。取司空圖所謂“味在酸咸外”、嚴羽所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標示指趣。自號漁洋山人,主持風雅數十年。同時,趙執信始與立異,言詩中當有人在。既沒,或詆其才弱,然終不失為正宗也。
士禎初名士禛,卒后以避世宗諱,追改士正。乾隆三十年,高宗與沈德潛論詩,及士正,諭曰:“士正績學工詩,在本朝諸家中,流派較正,宜示褒,為稽古者勸。”因追謚“文簡”。三十九年,復諭曰:“士正名以避廟諱致改,字與原名不相近,流傳日久,后世幾不復知為何人。今改為士禎,庶與弟兄行派不致淆亂。各館書籍記載,一體照改。”
《清史稿·王士禎傳》卷二六六
〔注 釋〕
①嚴反坐:嚴懲誣告的人。②鹺賈:鹽商;逋課:拖欠稅款。③厘定:訂正。④際:當。⑤重辟:重刑。⑥瞻徇:瞻望徇私。⑦敩(xiao):通“學”。⑧膚廓:空泛而不切實際。
〔相關史料〕
長沙女子王素音,有“可憐魂魄無歸處,應向枝頭化杜鵑”之句,辭旨酸楚。王司成士禎用其意作《減字木蘭花》吊之云:“離愁滿眼,日落長沙秋色遠。湘竹①湘花,腸斷南云是妾家。掩啼空驛,魂化杜鵑無氣力。鄉思難裁②,楚女樓空楚雁來。”
徐釚《詞苑談叢》卷九
王阮亭和《漱玉詞》,有“郎似桐花,妾似桐花鳳”之句,長安盛稱之,遂號為王桐花,幾令鄭鷓鴣不能專美。其詞云:“涼夜沉沉花漏凍,攲枕無眠,漸聽荒雞動。此際閑愁郎不共,月移窗罅春寒重。憶共錦裯無半縫,郎似桐花,妾似桐花鳳。往事迢迢徒入夢,銀箏斷絕連珠弄。”時太倉崔孝廉(華)出阮亭之門,有“黃葉聲多酒不辭”之句,人亦號為崔黃葉。汪鈍翁云:“有王桐花為師,正不可無崔黃葉作弟子。”一時傳以為佳話。
徐釚《詞苑叢談》卷五
余兄弟少讀書東堂③,嘗雪夜置酒,酒半,約共和王、裴《輞川集》。東亭得句云:“日落空山中,但聞發樵響”。兄弟皆為閣筆。
王士禎《漁洋詩話》卷上
有僧見阮亭先生,自稱應酬之忙,頗以為苦。先生戲云:“和尚如此煩擾,何不出家?”聞者大笑。
余按:楊誠齋有句云:“袈裟未著嫌多事,著了袈裟事更多。”
袁枚《隨園詩話》卷一一
〔注 釋〕
①湘竹:即斑竹。產于湖南廣西。唐白居易《長慶集》中《江上送客》詩:“杜鵑聲似哭,湘竹斑如血。”②裁:控制。③東堂:東廂的堂屋。
上一篇:《沈懷文》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沈懷文》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王彥》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王彥》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