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舉薦皇太后
漢朝時期政治謀略個案。漢景帝的皇后,由于沒有生男孩,地位就下降了。誰來代替她成為皇后,成為當時后宮的熱門話題。在后宮妃姬之中,栗姬最先生個男孩,按規(guī)矩,這個長男就是皇太子。按理說他的生母栗姬應該立為皇后。但栗姬的嫉妒心很強,給別人的印象很壞,皇帝了解后自然和她疏遠了,栗姬對此毫無察覺。因為生了男孩,她更加得意忘形,景帝委托栗姬將來照應其他妃姬所生諸子時,她很不高興,“不肯應,言不遜。”景帝變得也很討厭她了,但只因她是皇太子的生母,不能隨便把他轟出宮。對這種情況了如指掌的王夫人,悄悄地對景帝的一個大臣說:“皇后的位子空著總不是事,我想去勸皇帝,讓太子的生母栗姬當皇后,你覺得怎么樣。”這位王夫人沒有說半句栗姬的壞話,反而在幫助她提升,這不是不徇私情的大義之舉吧?那位大臣也許是被感動了,或許是想作為“栗皇后”的第一個推薦者,馬上向景帝進言,“太子的母親栗姬不應該再和一般的夫人們平起平坐,臣以為宜立為皇后。”景帝吃了一驚,問:“你怎么能說出這種話呢?”正猶豫是否把她轟出門外,對這樣的女人還提什么繼皇后之位,皇帝勃然大怒了。立即把那位大臣打入監(jiān)獄,把太子也給廢了。栗姬終于“愈恚恨,不得見,以憂死。”結(jié)果,王夫人升為皇后,她生的兒子,就是后來的漢武帝。顯然,王夫人鼓動讓栗姬升為皇后,由此來勾起皇帝的怒火,這是她事先預計好的。這種場合,如果王夫人說栗姬的壞話,事態(tài)如何發(fā)展就很難說了。通過推薦,卻超過了直接中傷的效果。
上一篇:獨占鰲頭
下一篇:王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