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成務
大宋王朝乾德六年(968)的狀元是柴成務。
柴成務,字寶臣,曹州濟陰(今山東菏澤西南)人。父柴自牧,擅長詩文,舉進士,官至兵部員外郎。柴成務在乾德五年(967)參加開封府府試,開封府的長官開封尹,是已內定為皇嗣的宋太祖的弟弟趙光義。趙光義早就聞悉柴成務好學上進,才華非凡,遂把他定為第一名。第二年,禮部省試,柴成務又大魁天下,成為大宋開國以來第9位狀元。
中狀元后,柴成務出任峽州(州治夷陵,今湖北宜昌)軍事推官,職司司法; 調任曹州(州治濟陽,今山東定陶西南)、單州(州治單父,今山東單縣)觀察。他的官銜升為大理寺丞。
太祖死后,趙光義承嗣大位,是為太宗。柴成務轉為太常丞,出任陜西路轉運副使。不久,升為殿中侍御史。太平興國八年(983)以后,歷任果州(州治南充,今屬四川)、蘇州(州治長興、吳縣,今江蘇蘇州)知州,兩浙路轉運使。他的官銜改為戶部員外郎,入值史館,參加修史。太宗賜金紫,即三品以上大員的服飾。不久,出任戶部判官,掌理本部案件。他的官銜升為戶部郎中。太宗選郎官為各寺副長官,柴成務入選,出任掌管祭品的光祿寺副長官——光祿少卿。
到任不久,太宗派他出使朝鮮半島上的高麗國。當時,高麗人還很迷信,因不到所謂的黃道吉日,稽留柴成務。柴成務多方勸說,高麗人信服。
回國后,柴成務出任京東路最高財賦官——轉運使。上任后,黃河在宋州(州治宋城,今河南商丘)決口,柴成務上疏說: “河水所流經地肥沃,請免租稅,勸民墾種。”太宗詔準。柴成務的官銜升為司封郎中,出任知制誥,負責起草制、誥、詔令、赦書等。太宗賜錢30萬。當時,洛陽(今屬河南)人、太平興國二年狀元呂蒙正為宰相,與柴成務聯姻,柴成務避嫌,辭知制誥一職,太宗不許。2年后,與魏庠同知給事中事。凡詔敕有所不便者,皆許封還駁正。
就在柴成務出任知給事中事時,茶農王小波領導幾百戶佃客在青城(今四川灌縣)起義。太宗急忙調集軍隊鎮壓。至道元年(995),起義烽火被撲滅。太宗命柴成務去四川安撫民眾。回京后,官銜升為左諫議大夫,出知河中府(府治河東,今山西永濟西南)。府城河東,街道狹窄,柴成務說: “國家太平日久,若皇上車駕臨幸,怎樣駐千乘萬騎?”遂奏請拆除民房,擴建街道。后來,真宗于大中祥符四年(1011)去寶鼎(今山西萬榮西南)祭祀地祗,留蹕河東,見街道寬敞,稱贊方便。
至道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太宗駕崩,他的第三個兒子趙恒承嗣大位,是為真宗。
柴成務的官銜升為給事中,出知梓州(州治郪縣,今四川三臺),未幾召還,遣知青州(州治益都,今山東青州)。柴成務上疏,請待太宗陵墓封土后再到任。旋奉詔與錢若水等編篡《太宗實錄》。書成,出知揚州(州治江都,今江蘇揚州)。真宗詔還,出判刑部,職司全國死罪的復審及官員冤案的昭雪。刑部的一個小吏傲慢無禮,柴成務大怒,杖責了他一通。那個小吏擊登聞鼓告御狀,真宗詔令調查處理此事。柴成務道:“忝為長官,杖一個小吏而遭劾,有什么面目坐在大堂決斷案子?”上疏辭職而去。
柴成務退出官場,回歸田園。在家住了數年, 于景德(1004~ 1007)初年病死,享年71歲。
柴成務博學多才,能言善辯,擅長詩詞。如他的《禁林宴會之什》:
內署延賓宴玉堂,紫闈深啟會琳瑯。
云霏寶額題宸翰,金錯瑤編勒御章。
整薦異羞羅彩翠,盞傾醇醴湛清光。
柳當朱檻春先到,日過花磚影漸長。
吟客盡容窺綺閣,棲禽應許托雕梁。
歡榮共樂文明代,惟愿登歌頌圣皇。
上一篇:柯潛
下一篇:梁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