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用卿
龔用卿,字鳴治,號云崗,福建懷安人。少年時便很聰慧,才氣縱橫,罕有人與之比擬。作文一揮而就,頃刻即成;記憶力驚人,凡經(jīng)史子集皆過目不忘。嘉靖元年(1522)鄉(xiāng)試,以禮經(jīng)科第一被舉薦; 五年(1526)會試,名列榜末; 廷試,因皇上愛其文章,遂從榜末提為第一,時年26歲。福州故老相傳,在晉人郭璞《遷城記》里預(yù)言: “南臺沙合,河口路通。先出狀元,后出相公。”這里的“先出狀元”說的便是龔用卿。龔用卿考前夢見神龍飛舞,在他額頭上寫了一個“狀”字,果然中了狀元。這些都是傳說,只備一笑。其父龔源,號菊坡,父因子貴,被封為儒林郎修撰; 其母林氏,封安人。嘉靖十一年(1532)菊坡翁卒,龔用卿痛哭泣血,守孝盡義,待守孝期滿,已是骨瘦如柴了。嘉靖十七年(1538)升為左春坊左諭德,教導(dǎo)太子讀書,每講經(jīng)史引證古今,極含諷諭之意。皇上下詔修《明倫大典》、《明會典》,龔用卿為主要籌劃編纂者。書成,皇帝很滿意,賜予其金幣之物以示嘉獎。嘉靖十九年(1540)為主考官,主持南方鄉(xiāng)試。己丑、壬辰、戊戌3年任會試同考官。曾奉詔出使朝鮮,賜一品服飾,其博才大智得到朝鮮君臣的稱贊。嘉靖二十年(1541)升國子監(jiān)祭酒,一到任便增修學(xué)舍,整頓學(xué)生懶散的習(xí)慣,學(xué)風(fēng)為之一變。不久,由于體弱多病辭官歸家,在故鄉(xiāng)的獨山旁修筑房屋,種花植樹。春天來時,池塘草碧,野雀喧鬧,頗怡人性情。閑時,三兩知己,乘小舟泛于清波之上,飲酒品茶,詠詩作賦,悠然若神仙。這期間,朝中的曾佩、趙孔昭等人上疏皇帝請龔出山,終為小人所阻。不久病逝,終年64歲。龔用卿平時極喜讀書,手不釋卷,喜歡與客人談古今山川人物。其文筆雋秀,出使朝鮮時做了不少筆記,后集成《使朝鮮錄》傳世,另有《云崗集》及詩余若干卷。
上一篇:黎淳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