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的用法
春秋時期,孔子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曾帶領一些弟子周游列國,其中經受過不少的苦難。有一次,他在離開衛國去陳國的路上,經過衛國邊境一個叫匡,也就河南長垣縣西南的地方時,正碰上當地發生動亂,匡地的人把孔子一行團團圍住,不準他們通行。
為什么會如此呢?原來因為是孔子面貌很像陽虎。
陽虎曾經是魯國貴族季孫氏的家臣,在魯國造反失敗之后,逃到匡這個地方。他在匡橫征賦稅,很不得民心,所以匡人要殺他,陽虎只得化裝連夜逃走。這次匡人見到孔子,誤以為是陽虎又回來了,于是圍困了孔子一行,并扣押了他們五天。
開始被圍困時,面對著這突然出現的情況,大家一時不知如何是好,也根本不知道是因為什么原因得罪了匡人,所以有的弟子很是驚慌。但是孔子還是比較鎮定。
他很感慨地對弟子們說:“周文王已經死了,這文化不就在我這里嗎?如果上天真是要消滅這些文化,那么后人就不會有這些文化了。如果上天不愿消滅這文化,那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樣呢?”孔子這么說,是要大家鎮定下來,不必慌亂。
后來經過交涉,弄清了誤會,匡人放了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當他們要走的時候,弟子顏回卻來晚了。這時,孔子擔心地對顏回說:“嗨,我還以為你遇難了呢!”
顏回回答道:“您老師還活著,我怎么敢死呢?”雖然只有簡單的幾句話,但看出師生之間的深厚感情。
“斯文”這詞就是從孔子被圍后的感嘆中留下來的。“斯”,此、這;“文”,古代的禮樂教化、典章制度。“斯文”就是這種文化,即古之禮樂制度。后來有所引申,指文人、儒士。如:斯文掃地,敬重斯文等。有時候又指那種文雅的行為。如:他非常斯文,斯斯文文地坐著等。
上一篇:“斧正”的用法
下一篇:“方寸”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