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日落
這個故事出自《淮南子》。太陽是萬物生長的源泉,這則故事將太陽從早到晚運行的全過程詳細列出,反映了古人對太陽神的崇敬之情。
太陽升起的地方叫旸谷。太陽從旸谷出來后,在咸池中洗澡,日影輕拂扶桑的枝頭,這時就叫晨明。太陽出浴后,登上扶桑,準備開始一天的征程了,這時就叫朏明,朏明是將明的意思。太陽到了曲阿山,這時天剛亮,叫做旦明。太陽到了多水的重泉,是吃早飯的時候了,叫做早食。太陽到了桑野,是早飯稍后一點的餐次,叫做晏食。太陽到了衡陽,是將近中午時分,叫做隅中。太陽到了昆吾山,是正午時分,叫做正中。太陽到了飛鳥必須經過的鳥次山,日影已經偏西了,叫做小還。太陽到了悲谷,人們該吃中午飯了,叫做餔食。太陽到了女紀,日影已完全西斜了,叫做大還。太陽到了淵虞,日影雖已西斜但光線還在,人們還可以舂米,叫做高舂。太陽到了連石山,光線將要沒有了,人們也停止舂米了,叫做下舂。太陽到了悲泉,太陽的媽媽羲和把駕車的六條螭龍卸下來,不再前行,叫做懸車。剩下的路程該由太陽單獨走完。太陽到了虞淵,此時已看不清人影,叫做黃昏。太陽到了蒙谷,也就是味谷,光線完全沒有了,叫做定昏。太陽安歇在虞淵的水濱,余暉照到蒙谷之岸。從日出的旸谷到日落的蒙谷,太陽所經過的地方共有九州七舍十六個地方,行程總計五億萬七千三百零九里。
上一篇:《搖錢樹和聚寶盆》神話故事賞析
下一篇:《杜宇化鵑》神話故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