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文化發展·北京人
舊石器時代中國人類化石的代表,又稱“中國猿人”,晚期猿人化石,經古地磁測定其生存時期距今70萬年。猿人化石首次于1927年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洞穴內發現,地質年代屬更新世中期。1929年12月我國古生物學家裴文中第二次在龍骨山原地發現洞樣化石。又經1949年后陸續發掘,現已發現北京人化石40個以上的個體,男女老幼皆有,身長平均156厘米,腦容量平均1075ml,在六個較完整的頭骨中,最大腦量為1225ml,已接近于現代人的平均腦量1400ml,頭頂部扁平,前額后傾,眉脊前突,且左右相連,頭蓋骨最寬處在兩外耳門附近,骨壁厚度達9.7毫米,下頜骨齒槽前傾,頦部后縮,齒列齊平,這些特征既與猿類接近,又顯示了已進入人類,特別是四肢的大小形狀和上肢骨的肌肉附著處,基本上具有現代人類的形式。伴隨發現的舊石器有刮削器,砍砸器,尖狀器等。洞穴內還發現木炭、灰燼、燒石、燒骨等痕跡,已初步用火,并能保持火種。1966年一具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再次出土,形態特征較以往發現者更進步。北京猿人的發現,對研究人類的發生和發展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法制文化·勢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科技文化·北京古觀象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