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地理文化·顏廟
歷代祭祀孔子弟子顏回的場所。亦稱復圣廟。在山東曲阜縣城北部陋巷街,相傳即陋巷舊址。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劉邦過魯祭孔時始建顏廟。漢以顏回配祭孔,歷代因之。元泰定三年(1326)重修。元至順元年(1330)追封顏回為“兗國復圣公”,始有復圣廟之稱。明、清兩代又多次重修增廣,有歷代碑刻55塊,松、柏、檜、槐500余株。明嘉靖三十年(1551)立“陋巷井”石碑一座,以表彰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不改其樂”的勤奮好學精神。陋巷故址有門三座,取“克己復禮,天下歸仁”語意,東為克己門,西為復禮門,中為歸仁門。入門里,東西各有明代御碑亭夾道而立,亭內(nèi)藻井彩繪仙鶴圖案,亭外立明清碑刻。復圣殿在仰圣門內(nèi),為廟內(nèi)主體建筑,殿門七間,綠瓦飛檐、彩繪斗拱。廟內(nèi)還有復圣寢殿、杞國公殿(祀顏回之父)、杞國公寢殿、退省堂等建筑。曲阜城東11公里防山之南有顏回及其子孫葬地。
上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地理文化·雨花臺
下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科技文化·馬和發(fā)現(xiàn)“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