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經濟文化·抵貨運動
中國近代史上抵制購買洋貨的運動。這是中國人民反抗西方資本主義侵略的一種經濟斗爭形式。抵貨運動具有一定的政治目的。早在1849年,廣東人民為反對英國侵入廣州就進行過抵制英貨的活動。半個多世紀后,隨著帝國主義列強的加緊侵略,中國人民抵貨運動的規模也越來越大。主要有:因1908年日本二辰丸號貨船私運軍械,日本政府反而強迫清政府接受辱國條件而進行的抵制日貨運動;1915年因日本向袁世凱政府提出“二十一條”要求而開展的大規模抵制日貨運動;1919年因日本在巴黎和會上企圖把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竊為己有而暴發的抵制日貨運動;1925年5月因上海的內外紗廠殺害中國工人而發生的“五卅”慘案引起的反英抵貨運動;1927年因英國海軍陸戰隊與漢口愛國群眾的沖突而引起的抵制英貨運動;1928年因日軍進攻濟南而暴發的抵制日貨運動;1931年因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而引起的抵制日貨運動等等。每次抵貨運動,均對當時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扶持作用。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歷史文化·抗日戰爭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法制文化·拷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