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1950年11月5日~1月4日)
第二次戰役從1950年11月至12月底,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朝鮮“三八線”以北地區,向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發動的反擊戰役。
第一次戰役后,從11月6日開始,退守清川江南岸的“聯合國軍”實施試探性進攻,中國人民志愿軍采取節節抗擊、誘敵深入的戰略。當“聯合國軍”進入志愿軍預定戰場后,志愿軍西線于25日,東線于27日不失時機地發起了戰役反擊。西線,中國人民志愿軍第38軍將德川地區的南朝鮮軍第7師大部殲滅,中國人民志愿軍第42軍殲滅寧遠地區的南朝鮮軍第8師大部。中國人民志愿軍第38軍第113師晝夜兼程,以14小時急行軍70千米速度,于11月28日搶占了三所里和龍源里,切斷了美軍第9軍的南逃退路,震撼了西線“聯合國軍”的整個計劃。隨之,志愿軍主力從四面八方壓向三所里、龍源里地區,戰至2月1日,殲滅“聯合國軍”土耳其旅大部,給予美軍第2師以殲滅性打擊,重創了美軍第25師和騎兵第1師。西線反擊基本結束。東線,志愿軍第9兵團向長津湖地區的“聯合國軍”發起反擊,11月30日晚,志愿軍第27軍首先圍殲新興里的美軍第7師第31團,后又經10余日苦戰,殲滅美軍陸戰第1師過半。“聯合國軍”遂全線向“三八線”總退卻。12月6日,志愿軍收復平壤。12月23日,志愿軍逼近“三八線”。12月24日志愿軍停止追擊。
此役,共殲“聯合國軍”3.6萬余人,其中美軍2.4萬余人,粉碎了“聯合國軍”企圖在圣誕節前結束朝鮮戰爭的總攻勢計劃,從根本上扭轉了朝鮮戰局。
清川江畔圍殲戰(全景畫局部)抗美援朝紀念館
1950年11月16日,在云山以南柴山洞戰斗中,美步兵第25師一個黑人工兵連向中國人民志愿軍投誠。圖為部分投誠的官兵合影。
柳潭里戰斗場面
抗美援朝戰爭初期交戰雙方武器裝備對比
上一篇:《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1950年10~11月)》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1951年4月日~6月10日)》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