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科技文化·京張鐵路
聯接北京和張家口的鐵路。由中國自己籌資,自行勘測,設計和施工建造。詹天佑任總辦兼總工程師。全程200多公里,地形復雜,路險工艱,“居庸關、八達嶺,層巒疊峰,石峭灣多,遍考各行省已修之路,以此為最難,即泰西諸書,亦視此等工程至為艱巨”(《京張路詳圖說明》)。施工設計中有不少創造發揮,如“人”字形爬坡路線和兩臺大馬力機車調頭互相推挽以解決坡度大,機車牽引力不足的方法,居庸關等隧道滲水、塌方、通風等問題的解決,八達嶺隧道多工作面快速施工等。”1905年9月動工,1909年8月比預計提前2年竣工。全線架橋125座,連涵洞250多個,開鑿隧道4個,總長1645米,動土石200萬立方。總費用結余白銀28萬余兩,是外國承包商曾索費的五分之一。實現了詹天佑最初提出的“花錢少,質量好,完工快”的三個要求。京張鐵路是中國近代史的一大偉績,大長了中華民族的志氣。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地理文化·五大蓮池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政治文化·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