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中國文學·集句詩
雜體詩的一種。其特點是將前人的現成詩句集合成詩。沈括《夢溪筆談》:“王荊公始為集句詩,多者至百韻。”趙翼則認為晉傅咸已有“集經詩”。作集句詩需多記、熟記古人詩句才能運用自如。這對積累學識不無好處;但易囿于因循,妨害創作才思。與集句類似的有聯句詩與續句詩。聯句詩由二人以上,每人一句或多句綴成全篇。續句詩由一人先作一半,再由他人續作成篇。《唐詩紀事》:開成三年夏日,文宗吟詩曰:“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學士柳公權續吟:“熏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受到稱贊。另有韋蟾在宴席中吟詩:“悲莫悲兮生別離,登山臨水送將歸。”武昌妓答曰:“武昌無限新栽柳,不見楊花撲面飛。”這種即景抒情的聯句創作比純集古人詩句更為活潑。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語言文化·阿爾泰語系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地理文化·青海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