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地理文化·西雙版納
傣語音譯。直譯為“十二(西雙)千(版)田(納)”。為傣族主要聚居區之一,在云南南部,原名“勐仂”。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境內。面積約20萬公頃。這里群峰環峙,林海茫茫,是我國熱帶、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的自然保護區,用以保持該區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維持固有的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以及開展科學的研究活動。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受印度洋季風影響強烈,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干燥,谷地多霧。平原、谷地為熱帶雨林、季雨林,山區為亞熱帶綠間闊葉林,均適于動植物生存成長。現有植物約5000種。其中經濟價值較高的約1000種以上(如油料,樹膠,香料等)。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有象、犀牛、長臂猿、孔雀等,珍稀植物有龍腦香樹,望天樹等。由于風光獨特,國內外人士多來觀光游覽,是少數民族地區著名的旅游勝地。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醫藥文化·表里出入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政治要事·西安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