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醫藥文化·中藥方劑
又名處方,俗名湯頭。是由單味或多味藥配合組成的藥方。是中醫臨床治療疾病的主要工具之一。中醫認為,一般方劑的組成,應有主要藥,即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古時在藥方配伍時稱之為“君”;輔助藥,即協助主藥和加強主藥功能的藥,古時稱之為“臣”;兼制藥,即起反佐作用,或治療次要癥狀的藥,古時稱之為“佐”;引和藥,即或起引導他藥直達病所作用的引經藥,或起次要作用的藥,如調和藥、賦形藥等,古時稱之為“使”。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我國古代醫家,通過對用藥治療疾病經驗的總結,形成了許多常用的方劑,后世醫家認為,這些方劑,方義明確,重點突出,配伍嚴謹,是配方的范例,稱為“驗方”,廣泛流傳,有些至今仍被用于臨床治病。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文化·中國現代學制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醫藥文化·中藥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