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地理文化·蝴蝶泉
著名風(fēng)景勝地之一。在云南大理市城北20公里處蒼山云弄峰麓。泉在明代《徐霞客游記》、《南詔野史》中均有記載。傳說此泉原稱無底潭,潭邊有一對(duì)情人因反抗封建王公霸占女方雯姑,最后雙雙跳入潭內(nèi),化為一對(duì)大蝴蝶,因此始有蝴蝶泉之名。泉寬約兩三丈,有大理石欄桿圍護(hù)。旁有古柳一株,橫臥泉面而過,每年農(nóng)歷四月,古樹開花,狀如彩蝶。其時(shí),蝴蝶群集,翩躚飛舞,一只只“連須鉤足”,頭尾相結(jié),從樹上倒垂至泉面,像一條絢麗的彩帶。泉邊樹叢中亦有各色彩蝶飛舞,五彩繽紛,蔚為壯觀,世稱“蝴蝶會(huì)”。泉四周建有蝴蝶樓、涼亭、花臺(tái),并有郭沫若書題的“蝴蝶泉”石牌坊。
上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文化總論·藏文化
下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國文學(xué)·襯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