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渙卦第五十九·渙:亨,王假有廟,利涉大川,利貞。
【譯文】《渙》卦象徵渙散:亨通,君王以美德感召神靈而保有廟祭,利于涉越大河巨流,利于守持正固。
【注釋】①渙——卦名,下坎()上巽(),象徵“渙散”。案,“渙”字之義,見于兩端:一、散,即離披解散。《序卦傳》:“說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渙》,‘渙’者,離也”;《本義》:“渙,散也,爲卦下坎上巽,風行水上,離披解散之象,故爲渙。”二、文,即文理煥然。此義從“散”義引申而來:如物散而不亂,秩然圍繞于一個“中心”,必見自然文理。朱駿聲《六十四卦經解》曰:“渙,流散也,又文貌,風行水上,而文成焉?!短吩弧帞科滟|,陽散其文’,《京傳》曰‘水上見風,渙然而合’,此‘渙’字之義也?!薄渡惺蠈W》亦據揚雄《太玄經》擬“渙”爲“文”以及司馬光注謂“揚子蓋讀‘渙’爲‘煥’”等資料,認爲“渙本有文義”,“而風行水上,文理爛然,故爲文也?!?②亨,王假有廟,利涉大川,利貞——假,猶言“感格”。此謂事物當“渙”之時,形態雖散,神質須聚,散、聚相依爲用,必致亨通,故以“王假有廟”喻聚合神靈之祐,以“利涉大川”喻聚合人力而濟難,并以“利貞”揭明此時行爲須“正”?!墩壑小罚骸啊稖o》與《萃》對?!購R’者,所以聚鬼神之既散也;‘涉川’者,所以聚人力之不齊也。蓋盡誠以感格,則幽明無有不應:秦越而共舟,則心力無有不同:此二者,渙而求聚之大端也。然不以正行之,則必有黷神、犯難之事,故曰‘利貞’?!?
上一篇:周易·兌卦第五十八《兌:亨,利貞.》
下一篇:周易·節卦第六十《節:亨,苦節不可,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