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科技文化·鴻溝
中國古運河名。戰國時魏惠王為稱霸中原,加強與宋、鄭、陳、蔡等國的聯系,約于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0年)開通。故道自今河南滎陽北引黃河水,東流經今中牟北,又東經開封北,折而南經通許東、太康西,至淮陽東南入穎水。連接濟、濮、汴、睢、穎、渦、汝、泗、菏等主要河道,形成黃淮平原上的水道交通網。對促進中國各地經濟、文化的交流,起了巨大作用。運河的開鑿,不但需要進行閘壩等工程的設計,還要掌握沿途地形、土質、水源、流量等情況,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它表明了戰國時水利工程技術的發展。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民族文化·馬頭琴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文化·鵝湖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