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醫藥文化·引經
古稱“引經報使”。“引”指引導,“經”指經絡。意指在中藥配伍中某種藥物引導其它藥物直達有關經絡和臟腑的作用。中醫認為,藥物原就具有歸經的作用,例如:羌活,歸經為腎、膀胱二經;白芷,歸經為肺、胃、大腸三經;柴胡,歸經為肝、膽二經。引經是在歸經基礎上,更具有引導作用,能引導其他藥物直達病處,對治療某些疾病可以加強療效。如《本草綱目》引《潔古珍珠囊》:“以足太陽經引經用羌活,足陽明經引經用白芷,足少陽經引經用柴胡。”“引經”藥在方劑組織配伍中,又被比擬稱為“使”。
中華傳統文化·醫藥文化·引經
古稱“引經報使”。“引”指引導,“經”指經絡。意指在中藥配伍中某種藥物引導其它藥物直達有關經絡和臟腑的作用。中醫認為,藥物原就具有歸經的作用,例如:羌活,歸經為腎、膀胱二經;白芷,歸經為肺、胃、大腸三經;柴胡,歸經為肝、膽二經。引經是在歸經基礎上,更具有引導作用,能引導其他藥物直達病處,對治療某些疾病可以加強療效。如《本草綱目》引《潔古珍珠囊》:“以足太陽經引經用羌活,足陽明經引經用白芷,足少陽經引經用柴胡。”“引經”藥在方劑組織配伍中,又被比擬稱為“使”。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醫藥文化·異病同治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宗教文化·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