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三秦魂·西安之旅·華清池·華清宮內寵貴妃
華清池在驪山西北麓,自古以來即為游覽勝地。
女媧·神女·陪都
華清池第一水源即在驪山腳下,民間傳說此溫泉得之于女媧的恩賜。女媧完成補天大業后,把所乘的驪馬放養在驪山的山洞里。為了人們世世代代能洗上溫水澡,她讓驪馬拉著山洞里的一架寶貝水車,日夜轉動,溫暖的泉水便源源流出,形成溫泉。華清池泉水清冽,水溫43℃,水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適宜沐浴療養,對人體多種慢性疾病有較好的療效。在溫泉水源西側的墻壁上,鑲有一塊北魏雍州刺史元萇撰寫的《溫泉頌》碑,碑文刻在一塊瑩澈可鑒的石頭上,后人稱為“玻璃碑”,碑文描述了驪山溫泉幽雅的環境,對溫泉的療效大加宣揚。
華清池具有悠久的歷史。遠在西周,周幽王就曾在此修建“驪宮”。秦始皇非常偏愛驪山的溫泉,在這里廣修殿宇,并命人將溫泉砌成池子,名曰“驪山湯”。相傳秦始皇曾在這里遇到一位異常美貌的神女,荒淫的始皇便近前調戲,被惱怒的神女唾了一臉,臉上馬上生出膿瘡。秦始皇向神女求饒,神女用溫泉水為他洗浴,臉上的瘡很快就痊愈了。溫泉因此又名神女湯。
華清池的鼎盛時期在唐代。唐太宗貞觀十八年(644),由著名建筑家、畫家閻立德主持建造了“湯泉宮”,咸亨二年(671)改名溫泉宮。風流天子唐玄宗將它擴建為一個以溫泉為中心的“陪都”,改名為華清宮。因宮殿建在溫泉地,又稱華清池。唐玄宗每年舊歷十月偕同楊貴妃來此越冬,第二年二月或四月才返回長安。唐玄宗在這里處理朝政,接見朝臣。在唐末動亂中,華清宮所有宮殿樓亭都被破壞。五代時華清宮改名靈泉觀,成了道教的廟觀。1956年按原華清宮格局進行了重建。
華清宮是因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而更負盛名的,806年,白居易將他們的故事寫成《長恨歌》,這段纏綿哀怨的愛情故事因白居易的不朽杰作而廣傳于世,華清池也因此更為著名,成為人們吟詠憑吊的對象。
九龍湯
唐玄宗開元年間,在驪山大肆營建亭臺殿閣,從山腳一直排到山頂。華清池大門向西,有一個人工湖,叫“九龍湯”。當年這里是唐玄宗洗澡的御湯,唐玄宗曾寫過一首關于九龍湯的《溫泉詩》。御湯又叫蓮花湯,浴池中立有一雙用白玉雕成的蓮花,蓮花上噴出清澄的泉水,似碎瓊亂玉。據《明皇雜錄》記載,九龍湯初建時,安祿山運來玉石雕刻的魚、龍、鳧、雁將湯池裝扮得富麗輝煌,可有一次唐玄宗準備洗浴時,這些魚龍鳧雁卻奮鱗舉翼,像活了一樣,驚恐萬狀的唐玄宗忙命人將石雕撤走了?,F在池南岸邊立有九條石龍,溫泉水從龍口中吐出,注入池內。九龍湯北的飛霜殿曾是唐玄宗的寢殿(白居易《長恨歌》中誤將長生殿為寢殿)。此殿建在溫泉旁,冬天下雪的時候,溫泉的熱氣上升,雪花在空中飄來飄去,不等落下就化了,大殿周圍見不到積雪和落霜。因此而名為飛霜殿。九龍湯以西是當年楊貴妃沐浴的芙蓉湯,當時稱“楊妃賜浴池”,因石砌的浴池狀如海棠花,后人又稱海棠湯,近世以來,人們直稱貴妃池。白居易《長恨歌》生動地描繪了楊貴妃在這里沐浴后的嬌態:“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清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痹谫F妃池外間墻上掛著一幅清人所畫的《太真出浴圖》,筆調細膩,展現了貴妃沐浴后的嬌態。
荔枝塵
唐玄宗和楊貴妃在華清宮尋歡作樂,過著豪華奢侈的腐朽生活。楊貴妃想吃南方產的新鮮荔枝,為了討楊貴妃的歡心,唐玄宗命傳送公文的驛站,晝夜飛馳,限期三日運到華清宮。一路累死、撞死的人不計其數,尸體幾乎填滿一條條溝壑。唐代詩人杜牧在《過華清宮》詩中譏諷道:“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有一次楊貴妃冬天想吃香瓜,就命人在華清宮內外各開辟一塊瓜地,用溫泉水澆灌培育出香瓜。王建《華清宮》詩寫道:“酒幔高樓一百家,宮前楊柳寺前花。內園分得溫湯水,二月中旬已進瓜?!碧鞂毷哪甑亩?,杜甫由長安去奉先縣探家,路經華清宮,沿途百姓凍餓遺尸載道,而一墻之隔的華清宮內卻是一片燈紅酒綠、紙醉金迷,詩人不禁發出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憤怒吶喊。
唐玄宗專寵楊貴妃,耽于聲色,不理朝政,是直接導致安史之亂爆發的重要原因之一。晚唐詩人李商隱《華清宮》詩其二寫道:“華清恩幸古無倫,猶恐娥眉不勝人。未免被他褒女笑,只教天子暫蒙塵?!?
上一篇:赫赫三秦魂·華山之旅·華山·華山仙跡
下一篇:灼灼閩粵花·韶關之旅·南華寺·南宗祖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