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語言文化·反切
用兩個漢字合起來為一個漢字注音的方法。又單稱“反”或“切”,是中國傳統的一種注音方法,如《廣韻》中“冬,都宗切”為“冬”注音。用作反切的兩個字,前一個字叫反切上字,簡稱切上字或上字;后一個字叫反切下字,簡稱切下字或下字。被注音字叫被反切字,簡稱被切字。反切的基本原則是上字與被切字的聲母相同,下字與被切字的韻母(包括介音)和聲調相同,上下拼合就是被切字的讀音。從中古到現代,漢字的聲母、韻母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因此近現代人感到很不方便。
中華傳統文化·語言文化·反切
用兩個漢字合起來為一個漢字注音的方法。又單稱“反”或“切”,是中國傳統的一種注音方法,如《廣韻》中“冬,都宗切”為“冬”注音。用作反切的兩個字,前一個字叫反切上字,簡稱切上字或上字;后一個字叫反切下字,簡稱切下字或下字。被注音字叫被反切字,簡稱被切字。反切的基本原則是上字與被切字的聲母相同,下字與被切字的韻母(包括介音)和聲調相同,上下拼合就是被切字的讀音。從中古到現代,漢字的聲母、韻母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因此近現代人感到很不方便。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語言文化·反義詞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語言文化·反復